这话说得!
但凡换个人,卫家上下都要忍不住的多想:
一,新妇这是在讨好太夫人。唉,刚嫁进门的新妇,为了拍长辈的马屁,也是够拼的。
硬生生的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二,新妇跟太夫人一样,都是喜好黄金珠宝等俗物的俗人。人家这是臭味相投,哦不,是审美统一呢。
偏偏说这话的是颜氏女,千年世家,复圣之后。
拥有着颜氏傲骨的新妇,怎么可能趋炎附势、阿谀奉承?
又怎么可能崇尚金银这等阿堵物?
颜氏这么说,答案只有一个——
颜氏女纯孝啊。
她能为亡母结庐守孝三年,自然也能为了让婆家长辈开心而说些善意的谎言。
此等言行,与古人的“彩衣娱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大善!
卫家众人,尤其是雷国公、大夫人等几个长辈,都被自己的脑补感动得稀里哗啦。
唯一不受影响的大概就是太夫人。
她听了龙岁岁的话,先是一愣:“我、我好看?好生富贵?”
孙媳妇这是在夸我?
不是在挤兑我、嘲讽我?
紧接着,太夫人慢慢反应过来。
不过,她也没有高兴,而是满心惴惴的等着那个“然则”——
咳,没办法啊,太夫人已经有过类似的教训。
比如小儿媳妇柳氏,再比如大儿子的那个贵妾杨氏,她们起初见到自己穿金戴银的模样时,也没有直接嘲讽。
而是先假意称赞,接着就是话锋一转,“然则,阿家/太夫人已不是山野村妇,而是堂堂国公之母,超一品诰命夫人。理当形容规矩、礼仪端庄。”
至于怎么做,才能符合柳氏、杨氏口中的“规矩、礼仪”。
这两位“贵女”也有“建议”:“少用金银等俗物,多用青玉白玉等玉石……”
太夫人当时就不懂了,不都是首饰吗,怎么金银就俗了,而玉石就高雅了?
两位“贵女”就又开始解释:“玉不琢不成器,玉石经过雕琢才嫌真容,如同那梅花,经过寒霜才有了清香——”
太夫人:……
不是在说玉石吗,怎么又扯上梅花儿了?
更听不懂了,好不好?
本就没读过书,没啥见识的太夫人,直接被两个女人说得脑壳疼。
杨氏、柳氏等看到太夫人那如同朽木的性子,也都身心俱疲。
她们索性就直白的告诉太夫人:“这就是城里的规矩,您若不想被嘲笑,不想连累国公爷丢脸,就不要违背!”
太夫人:……
老婆子就穿戴个金银,怎么就招人耻笑了?
她又没有穿别人家的?
她儿子、孙子孝顺她的好玩意儿,她都不能用一用?
太夫人想说些什么,可到底自卑,怕说出来的辩解之词,会招来新一轮的不屑、嗤笑。
她确实是贫家农女,确实不识字,也不懂什么规矩。
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忽然飞上云端,她的心是发虚的。
尤其是随着儿子的官职越来越高,纳回家的妾都是曾经的官家小姐,太夫人得意的同时,也是不安的。
杨氏一个侍妾能够跑到太夫人面前“规劝”,除了她自己自视甚高、礼仪僭越外,也是太夫人的“软弱”所致。
太夫人没别的想法,就是不想给儿子丢脸,给儿孙惹祸。
杨氏、柳氏的态度、言行等,已经给太夫人造成了心理阴影。
此时此刻,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