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南是市局领导,具体是管什么的,不细说了。
大作家的一举一动都能带来极大的影响力。更有甚者被誉为是民族的脊梁,比如地球和平行世界都存在的狄更斯。
尽管顾陆的影响力还远远没达到如此夸张地步,可有一说一,他在渝水绕城之地,是非常有牌面的。
他的一举一动不单单是引起互联网热议,市教育部门也闻风而动。
看看能有什么效果。
有三分好,就吹到五分。有五分好,必须报道十分。
“老常真是聪明人,有优势就知道利用。”李旭南笑着和同事分享。
“听说你们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了。”刘副局开口,后者点头。
他们部门开始写《青年的积极健康表现方式——以八中为例》。就这热度,上个电视台雾都新闻没毛病。
“这次事件不具备普遍性。哪怕高中资金充裕,但顾陆这样的学生却只有一个。”刘副局说。
“有一个就不错了。”李旭南回应。
热度发酵两三天,雾都的初高中,乃至大学都有议论校刊《少年》的。
甚至有学生开始讨论起,雾都高中之间的作文排名。
“八中肯定第一,有顾陆在”“可不一定,排除顾陆这个外挂选项,我感觉八中守不住榜首位”“你没看最近的几次的征文活动吗?巴蜀中学遥遥领先”……
学生群体非常容易发酵出莫名其妙的东西。养臭水、收集烟壳等,本质都是闲着无聊。争论高中之间谁更强,也差不多。
“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校刊嘛,好像谁稀罕一样。”
线下的本校审稿,比较得罪人。许多人都和李古圆闹掰,当下说话之人是前面和汤圆有分食之交的朋友大黄。
校园词典解释分食之交:甭管有没有交情,瞧见对方在吃东西,都可以上前分享。
“你不稀罕你投稿做什么?”吕平听见了,在旁边冒一句。
这话提供了真实伤害,大黄语调提高,“你不是也没过吗?大哥不说二哥。”
“我没过是我水平差,还该继续努力。”吕平说,“总之一句话,菜就多练。”
哽住,大黄说不出话。
见其还不服气,平头哥冷笑,“你知道我是谁吗?”
“?”大黄看着比他高一個头的同学。
“我的作文差到可是连顾陆都救不起来!”吕平自豪地说。
不是,这个事情有什么好骄傲的?大黄不理解。
“看文章谁更强我不行,但看同类,谁没有写作天赋,我一看一个准。”吕平说,“我的眼睛就是尺!”
就是在互联网议论,雾都万众瞩目之下,八中校刊《少年》,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晨发布了。
5月27号,文学史会记得这么一天。
教育部门的领导李旭南下班回家,瞧见做作业的儿子李向北。
他问:“校刊《少年》你知道吗?今天发布了。”
“当然知道了,我们学校也有七八本。”李向北停下笔,理所应当的回应。
他诧异于校刊的发行能力,李向北就读九十四中初中部,距离沙区的八中有段距离,杂志是怎么送过去的?
“那你看了吗?内容怎么样?”李旭南问。
“看不到压根看不到,就几本杂志在各班之间抢疯了,我压根没机会看。”李向北实话实说,“伱是不知道,那场面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卧槽那叫一个夸张。”
“别卧槽卧槽,你还在读书,怎么能出口成脏。”李旭南纠正。
没错的,这是校刊的缺点,哪怕再怎么出名。没有出版许可,《少年》就是不能在外面售卖。甚至连教育部门的大人,想要看看都没办法。
不过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常校长全力支持下,特别找了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