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近日聚谈从未见朱兴盛的身影,似乎志不在此,索性临走之际,倒是不妨再探探口风:
“朱兴盛?可愿同我等投身颍州,随香军起义,于此间世道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不了。”朱兴盛依旧轻笑着,谢过好意。
“束发之年,情甘苟于斯处?”赵明达怒斥,“刘元帅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旗号,意为激起我等小民鸿鹄之志,敲碎卑怯之心,若天下儿郎皆似你这般不为所动,元廷何时灭,山河如何复!”
旁侧人不耐催促:“明达,趁天色尚早,抓紧赶路,这人虽有些才学,可偏是安于一隅,胸臆无壮志,同我等难为一路人,何苦废这些口舌。”
赵明达见朱兴盛神态平常,不由喟叹一声,揖手道:“赵明达告辞。”随后十余人疾疾远去。
地平线升起的光亮从那边迤逦出定远县的庞大倒影,如蚂蚁攀爬的身姿一点点消失。朱兴盛遥望片晌,随后叹了口气:“我何尝不是这时代微不足道的蚂蚁,随时惨死在碾压而过的巨轮上。”
驴牌寨的人手本就不宽裕,当下又有十来壮年离去,虽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寨子的用度负担,但入城佣耕的人力也在缩水,长此下去,物资本就紧张的寨子怕是愈加难以餍足各方开支。
朱兴盛沉默地望着天边,他对这时代的认知愈发清晰。
虽说天下糜烂,百姓从贼,可是何来贼匪纠集,这只有一群抱团取暖的苦命人而已,生力或为地主卖命,或守御寨子安危,老弱做些手工,照料着幼儿,在这乱糟糟的世间一同生存。
这时一道急切瓮声传来:
“重二!寨主那老竖狗贼,竟当真敢对小姒儿下手!”
来人是华云龙,年纪相仿的少年,身形魁梧,骨骼雄奇,毕竟他祖上是回鹘人,南宋开庆年间迁至定远,眼下虽是汉回,但承自先祖的体貌犹在。
两月前,华云龙双亲过世,家中仅剩的救命种粮也被税吏夺走,少年怒火中烧,趁着夜色宰了税吏逃出定远县,一路南下,在滁州荒郊撞上方临此间的朱兴盛。
后有元廷骑兵追杀,这厮观朱兴盛气韵似州学儒生,大抵怀揣交钞,欲诓往韭山据地为王,当即便拽上一头雾水的朱兴盛夺路便逃。
一番结识,才知也是个囊空如洗的落魄人。二人叹息,遂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趍跄,却见处处灾荒,疫疾横行,炊烟少闻。
俩人兜转一圈,南下之地穷困潦倒,复又北上,行至濠州已是蓬头垢面,衣不蔽体。
此时濠州城的达鲁花赤奉命监察民间,二人行头无异流民,自是入城不得,俩少年再难捱住,晕厥在废弃的牛铺马站,幸有善人苏继施舍衣粮,才不至饿死在这世道。
这苏继几代经商,虽为濠州地主,却不曾压榨百姓,反而在这灾荒当下乐善好施,矜贫恤独。
其一侧室生有小女苏姒,碧玉之年,妍容清丽,扮相稚嫩,某日达鲁花赤碰见,立时惊为天人,几经骚扰,苏父忧心惊惶,资以交钞,才让二人带小女离去避难。
种种经遇,二人算得上是过命好友。
华云龙往这边奔走,手里倒提一把铁?。
到得近时,往那儿一杵,遮住散落的日头光线,大抵穿不惯长袍,索性上半袍子紧在腰间,寒风从敞开的衽口灌入,也未觉察冷意,大咧咧提着?头,杀气腾腾。
方才尚远,且声音低沉,朱兴盛未能辨清,只听得小姒儿几字。见华云龙这般阵仗,登时直起身,肃声询问:“小姒儿怎么了?”
那边厉声道:“李升那混账要绑了小姒儿卖去定远县,你定主意,咱这拳头不惧再染他人血!”
朱兴盛闻言,起先只是一怔,随后目光凝起,面色一点点簇起寒意。
“铁?给我。”朱兴盛接过铁?,掂了几下,目光看着天边,又落回寨子,“阿姆几人今日还未去往定远县,都找来吧。”
先前固然有过类似担忧,一众流民聚拢的寨子,泥沙俱下是常态,可这时真遇上了,忽然有着当头棒喝的感觉,许多不久前没头绪的事一点点明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