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十八章文明的力量
回到县委后,赵扶光开始专心研究林场的资料,但都没什么头绪。



主要原因是,他不太清楚洪大盛与朱杰双方在林场区域产生矛盾的来龙去脉。



为了搞清楚这桩恩怨,赵扶光只好找到县委经济发展局的干部,取得了好几份芒河乡往年的经济资料。



资料表明,三年前,洪大盛所代表的飞盛集团承包了芒河乡的千亩林场,期限二十年。



按理来说,农村土地被私企承包后,经营权归私企所有,村委干部是不能干涉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洪大盛禁止朱杰等人靠近林场。



他的做法看似嚣张无情,但合法,合规,也合乎情理。



但在资料里,有一个蹊跷的记录。



洪大盛承包林场当年,就已经结清了所有承包费。



然而在承包后不久,市里出台了农企优惠政策,这意味着洪大盛承包林场后可享五年免税。



免税政策打得村委措手不及,当即要求洪大盛必须多交每亩两百块钱的承包费,要不然就得回收林场,不予承包。



洪大盛肯定不同意,直接就试着把村委告到市法院。



村干部们怕了,之后也可能是双方谈拢了什么条件,洪大盛就撤诉了。



这段过往资料看似没什么不对劲,但赵扶光却从中看出端倪。



为什么,洪大盛承包林场之后,市里就出台了优惠政策?



难道说,三年前洪大盛早就得到了消息,才承包了林场?



要真是这样,洪大盛也算是靠着政策赚到了一笔免税的便利,这本就无可厚非,但村干部要求加价,不然收回林场,这就未免有点无理取闹了。



按这么理解的话,似乎是村委做的不对。



思来想去,赵扶光决定找到三年前的经济资料后,再做决策。



正巧荔山乡的村委会送来了一份县志文件,赵扶光便把林场的事暂时抛到脑后,专心处理荔山乡的资料。



与芒河乡一样,荔山乡村委送来的资料也跟生态保护有关,试图通过县志记载向县委申请环保经费。



不过他们理由充分,并且有所证据,只因他们荔山乡境内有一片湿地,该区域栖息着数百只珍稀动物,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潜鸭。



赵扶光将资料整理好后之后,便率先上报宣传部,得到周峰同意后,他就把陈言约了出来,两人商量着再次将县志内容发表在青年报上。



第二天,这篇县志引起外界关注,市委那边也迅速派人前来荔山乡核实,确认情况属实后,便让市财政联合环境保护科下批数百万的经费,支持荔山乡保护湿地,并严令禁止任何人任何组织将湿地商用化。



一经发现,免不了牢狱之灾。



一时间,这个事情引起了全县轰动。



毕竟,一篇县志就能让市财政下批经费,放在以前,市委的这种果断措施,是很难想象的。



要说对此最为震惊的,当属洪大盛。



“我靠?!”



飞盛集团办公室内,从助理口中得知此事后,洪大盛吓得面色突变,惊慌失措。



“有没有这么厉害?仅仅一篇文章,就能让市委直接下场,拨款也就罢了,还把湿地给保护起来了?那个档案局……原来权力这么猛?”



助理点点头解释道:“主要还是受了创文政策的影响,市委今年是打算把明江市打造成文明城市,虽然做起来很难,目前来看也没什么作用,但样子还是要做到位,尤其这种生态文明,一旦媒体报道了,市委就不能视而不见,要不然很难跟上面交代。”



洪大盛吞了口唾液,不由回想起,那天他在林场区域呵斥了赵扶光,还叫他滚,现在想想,只觉一阵后怕。



让荔山乡出名的县委文章,署名作者正是档案局局长赵扶光。



洪大盛开始担心,如果赵扶光跟芒河乡的村委达成共识,也写了一篇跟林场有关的县志,那他的飞盛集团岂不完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