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28章 终究还是埋了
在80年代以前,我国并没有固定的常设文学奖项,“茅盾、鲁迅、老舍、曹禺”四大文学奖都是在80年代才设立。



之前只有一些诸如“优秀短篇”、“优秀长篇”之类的临时评选活动,还是以报刊为主办单位,而且也没有奖金,只有一张奖状。



奖状甚至是邮寄,连颁奖仪式、宣传表彰都没有,评选结果只有评选单位和作者本人知道。



好歹在报刊上公布一下嘛,也没有。



没有设立文学奖的原因也比较简单。



一个是当年的文化普及率太低了!



农村普遍不识字,城里的也大部分不认识字,高小毕业字才认识多少个?却是“高学历”!



这种你让他去搞创作?



那时候如果要评奖,不过是一个小圈子的人关起门来自娱自乐,或者干脆拿野草当鲜花,有什么好评的?



另一个原因,自然是时间不凑对。



等到好不容易完成基本扫盲、建立起全民教育体系、有了点文化土壤,上过学的“知识分子”连去厕所都要找张带字的纸,……不是用来擦屁股,是的,这次看完了下次还能接着看呢。



没成想突然来了好大一阵风,作家们都去下地体验生活,这一来自然更不会去搞评奖。



直到现在,还是什么都没有。



所有正经奖项的设立一定是为了促进某個行业的发展。



因此文学奖的设立,就是为了刺激文学的繁荣、选拔出优秀的作品和作家,同时扩大文学的社会影响力。



此时立国近30年,经过坚持不懈的扫盲和基础教育普及工作,使得认字的人越来越多,中学生平平无奇、大学生也屡见不鲜。



于是便造就了80年文学的极度繁荣。



这个时候搞一个常设文学奖出来,正当其时,也很有必要。



回到招待所,何青生将外套挂在衣服架子上,忍不住抹了把汗。



江南冬天也冷,体感温度甚至比京城还冷,却没有暖气,屋里屋外穿的衣服都多。



如果不烤火的话,在屋里的时候裹得还更多,因为人不动就不会产生热量,外出活动时还暖和些。



京城就不一样,屋子里都有暖气,进门先脱衣服,要不然就跟他现在一样,才爬了两层楼就满头大汗。



脱掉棉袄,何青生拿起自己的毛巾丢到脸盆里,倒了一点热水,拧干毛巾搓了把脸,呼出一口长气,这才转头看向陈凡,笑道,“等这个奖项设立,第一批获奖人一定有你,如果是个人奖,也肯定是你的囊中之物。”



陈凡此时正蹲在地上掀开行李箱,扎着脑袋说道,“不一定哦,谁让这个建议是我提的呢,为了避嫌也要选别人呐。”



何青生摇摇头,“一码归一码,好的建议就应该被采纳,好的作品就应该被评奖,否则不公正的奖办了也没意义。”



他搓好毛巾拧干,将脸盆里的水倒进污水桶,再将毛巾晾好,转过身说道,“区别只在于,是选陈凡的《芦苇荡》,还是选晨东的《摆渡人》,又或者是土豆的《旧事》、番茄的《大海》……”



陈凡关好行李箱,转过身举起双手,“求放过。”



何青生突然眼睛发亮,“这个是《云湖恋》?”



陈凡将手里厚厚的手稿递过去,“写了好久的,昨天晚上才定稿,您给看看。”



他转身去倒茶,头也不回地说道,“反正就这样了,您要么直发,要么找人修改,我是不改了,累。”



确实挺累的。



先写了32万字,黄莺她们6个人一起,都誊抄了半个月。



后来和丽丽在一起之后,他心有感悟,在里面又加了四万多字大家都不爱看的细节描写,对情节影响不大,倒是能提升一下艺术感,绝不是为了多赚点稿费。



养家不易啊。



何青生嗯嗯了两声,走到沙发椅上坐着就不抬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6)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