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69章 休想
修船厂距离这里很近,就在河堤的外坡上,于是3人便直接走着过去。



出了水运公司往西拐,走了不到两分钟,顺着一条长坡上了河堤。



和县水运码头一样,这里的河堤两旁,也堆了有二十几座“小山”,一直延伸到几里之外。



只不过长江外堤面积都很大,堆再多货物也不起眼,而这里的河堤比长江小了许多,看上去就有些壮观。



一般这样露天堆在河堤两旁的,基本上就是3种货物。



黄色的河沙、灰色的细沙,这两种其实都是河沙,只是黄沙颗粒更大些,细沙就是河滩边那种很常见的沙滩沙,非常细腻。在建筑材料中,两种沙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除了这两种河沙之外,剩下的全都是鹅卵石。



在北方地区,建筑一般用的是开采出来然后碾碎的山石,可江南地区很少有岩石矿,便就地取材,在江河和大湖里面采挖鹅卵石以供使用,这些鹅卵石有大有小,同样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建筑场景。



之前陈凡建房子,有些小队给他送来的建筑材料中,所有的石料都是鹅卵石,他新家前的场坪和那条小小的坡路就是用水泥混合鹅卵石铺就,结实耐用。



在正对着上来的长坡的另一边,便是南湖公社水运码头。



这里是个纯粹的货运码头,并没有客船停靠,停在这里的全都是货船。



那些自己跑过来的客船和渔船除外。



陈凡走上大堤,放眼往下望,只见一条长长的黄土坡道一直延伸到河水中,水边停泊着一艘3、40米长的水泥船。



两条“跳板”一头搭在船舷上,一头搭在岸上,一群搬运工正在往岸上卸货,坡道上便是一辆辆的马车,每装完一辆车,便有车夫挥动马鞭,驱赶马拉着车往上爬。



只是现在水位还是有点高,堤面距离跳板的高度差只有不到10米,十几辆马车挤在一起,显得有些拥挤。



陈凡看着河水几乎要没过船舷的水泥船,眼里满是好奇。



这种水泥船曾在70年代流行一时,上至重庆下至沿海,都能看见这种船的身影。当时本来是为了弥补钢铁产量不足,便采用了钢网挂水泥的办法,来生产这种船,用以取代在水上航行了几千年的木船。



甚至在74年的时候,还造出过一艘长1052米、宽145米、深81米、重3000吨的巨型水泥船“古田号”。



但是仅仅航行了一次之后,这艘巨轮就被搁置,因为驾驶这艘船太耗油了!



本来当时上级想的是,如果这艘船能够投入使用并产出效益,就会推广建造这种大型水泥船,专门用于近海运输,甚至是武装使用。



然而经过交通建设部和建材总局联合组织的部级预审,各方面的专家都给这条船下了定义,“钢丝网水泥船具备颐养便当、水密性强、船身稳等长处,但具备不耐碰撞、船身重等弱点,因此不宜推广。”



当时无论是大型木船、水泥船还是钢铁船,动力都要依靠船舶推进器,烧的还是柴油。



所以船体越重,耗油量就越高,那条水泥船的自重就高达3000吨,然后再加上货物,跑起来得消耗多少柴油?!



很明显不划算嘛。



于是轰轰烈烈的水泥船建造浪潮,便就此戛然而止。



除了正在建造和已经生产的水泥船,在以后的几年中,水泥船的任务单肉眼可见的减少,直至彻底取消。



取而代之的,便是钢铁船。



甚至上级有了明确的计划,要用钢铁船全面取代水泥船,以节省燃料。



而那个时候,还是74年。



大堤上,田书记见陈凡盯着码头看,不禁笑了笑,说道,“陈老师也对货运码头感兴趣?”



陈凡回头看了看他,再看看安全,笑着说道,“我刚到卢家湾的时候,什么都没有,那时候就担心以后生活怎么办,咱也不能指望靠吃救济粮活着,对吧。”



安全和田书记都不自觉地缓缓点头。



南湖公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