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章 洋行
又是一个周一,刘松风迎着黄浦江一大早就飘过来的汗臭味又开始了新一天。



在上海,每一个人都知道最赚钱的生意就是房地产与鸦片。



很多外来的冒险家都是靠着此两项“生意”发了家,逐步开始参与其他的进出口的贸易,这也是一项暴利的生意。



刘松风的老板威廉也是如此。



威廉小的时候跟随他的医生父亲来到上海,他并没有子承父业当了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而是开了一家洋行。



德顺洋行,入乡随俗,中国人的同化能力也影响了这些外来者起了一个好兆头的名字。



表面上德顺洋行经营着药品与其他洋货的进口,实际在私底下也在进行着鸦片的贩卖,他们用坚韧的防雨布遮着,里面混杂着柔软的干草,不远千里,跨越大洋来到中国,又换回中国的植物油、鸡蛋、樟脑、薄荷、茶叶等运往世界各地,赚取大量的差价。



洋行里面的雇员肤色不一,什么国家种族都有,英国人、美国人、哥萨克人、犹太人,最多的居然是印度人。



刘松风是里面唯一的中国人,因为他懂英语,而且是较为纯正的英语,远不是那些投机商人一口的“洋泾浜”英语,自带地理位置。



高中毕业后刘松风就靠着较好的英语谋得了这份职业,钱多钱少先不说,工作确实还算体面,每天也只是与各大洋行的买办进行下单、对账,报关的单据这些千篇一律的工作,接触的也是较为小宗的买卖,药品这一块是完全接触不到的。



威廉只信任从本土来的人,药品生意一直都是英国人在负责。



从外滩转到福州路就能见到德顺洋行的大楼,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座仿英国文艺复兴时代期的建筑。全幢外墙采用花岗石垒砌,一二层花岗粗凿。大门进口有石阶,包铜的大门,门两侧有一对壁灯。



其中一个壁灯下站着一个头缠红布,脚蹬皮靴,面如黑炭的家伙,与工部局请的印度巡捕没什么两样。



萨尔汗持着一把303步枪,精神抖擞站立着。他是威廉请的守卫,配枪也是在法租界与英租界备了案的。



“给你。”刘松风递了一包牛皮纸装的包子,还冒着热气。



萨尔汗伸出空闲的手取出一个咬了一口,脸上露出陶醉的表情,“刘,美味!”



他的英语有股咖喱味,跟他衣服第二个纽扣边上残留的黄色斑点一样。



“当然,下回要吃我再给你带。”刘松风打了招呼就进楼了。



刘松风觉得有投资的必要,这家伙的老乡大多数都在工部局,骑着高头大马整天在街上巡逻,凶神恶煞欺负小商小贩,听说还有一些已经爬到了管理层,这是一只潜力股。



刘松风的办公桌在2楼,上楼梯一个大房间就是。桌上除了早上暹罗人助理送来的一些单据,摆放得整整齐齐,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这几年刘松风的“癖好”也被这些外国人摸透了,知道他有一些小毛病,助理更是不敢随意将东西扔在他的桌上。



先泡杯茶,咖啡是怎么也不会喝的。



刘松风瞥了一眼这些单据就没再理会,先是拿起一张报纸看了起来。



密勒氏报,租界商人办的报纸,他们什么消息都敢刊登,也没有人敢找他们的麻烦。



头版头条正是周五发生在百乐门的惨案,王千帆把事儿办成了。



地上全是黑色的液体,头上四道深入头骨的缝隙,嘴角上还残留着呕吐或者脑袋里飞出来的东西。



有些记者就是喜欢近距离拍些噱头十足的东西,估计还没等巡捕与特高课的人到那儿,他们已经兴冲冲拿起相机回暗房冲洗去了。



花艳红在一旁柔弱样子像极了一朵蓝色的雏菊花,照片上可以看到她的长裙是后背镂空的,任何男人看到估计都会发疯的,要不了多久估计她也会冲击“头牌”的地位。



“太没有技术含量了。”刘松风有些鄙视王千帆的手法,将报纸原样放回,开始了工作。



下班后刘松风本想去坐有轨电车,但在过街时看到了坐在街角等待揽客的李大牛,垂头丧气,怔怔地呆坐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