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2章 人均燕双鹰
战争的文体叙事,极大地扩大了军事文学领域的创作范围。



而且整篇,以军事幻想为主体,但又包含了战争文学、军旅文学,以及谍战文学的元素,既是给后世军事幻想带来启发,也是对目前的军事文学有着创作示范的作用。”



不过,《利剑行动》在文学界引起的讨论,远远不及在社会上引发的争议热闹。



越来越多的读者,因为受到《利剑行动》的影响,开始相信军队里藏着神秘且强大的特种大队,毕竟,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如果是假的,希望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那真的是太好了!



渐渐地,变成茶余饭后的谈资,一传十,十传百,《利剑行动》广受读者们的关注。



而在理论界,“特种作战”更被当作重中之重,展开了激烈的探讨。



毕竟,眼下正是精简整编的节骨眼。



围绕着“特种部队建设”的内参报告,出现在一间办公室的桌上,边上放着《资治通鉴》、金镛的武侠,方言的《大秦之裂变》、《利剑行动》,等等。



每一本书里都插着书签。



胡木桥正襟危坐,静候着老人打完电话。



“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



“对头,我们要有自己现代化的特种部队。”



“……”



挂断电话,老人感慨道:“这个小方,一段时间没见,胆子大了,笔杆子也更好了,敢写枪杆子了。”



“这可能跟他走访调查有关吧。”



胡木桥简单地把方言在桂西军区文学拥军的事说了一遍。



“要得要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老人慈眉善目,笑着多夸了他几句。



胡木桥如实地汇报了几件事后,语气认真说粤东那边最近有不少同志,特别是蛇口的袁更同志反映,步子越来越不敢迈,很伤脑筋。



老人陷入沉思,不经意地扫了眼桌上的书,当扫到方言的《大秦之裂变》,突然开口:



“以前袁更同志的报告里,是不是曾经提到过《大秦之裂变》?”



“有。”



胡木桥回忆了下,说内容大概是读后感,以及希望方言到蛇口办个文学讲座。



(本章完)
(3/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