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天天过去。
春节返工之后,还没等大部分人的假期综合征完全消除,复合材料领域便突然传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一个来自华夏的课题组在nature期刊上发表论文,在玻尔兹曼传输方程和晶格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项有别于传统双温模型的激光-材料相互作用机理的瞬态热弹性模型,并且几乎完全拟合了连续激光源对大厚度cfrp板的加工情况。
更巧的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正是去年参与证明了庞加莱猜想,但随后就几乎销声匿迹的常浩南。
第一作者过去没人听过,但想来应该是常浩南课题组的学生。
显然,这大半年时间,他并不是隐居了。
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指导学生上面。
还是跨界指导。
还指导出了一篇nature……
纯纯不当人了属于是。
因此,无论是处于研究目的,还是出于好奇心,亦或是单纯为了“有华夏学者发了nature”这件事凑热闹。
总之,这篇文章的热度,一时间高的吓人。
在论文正式被录用之后,常浩南便一直在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
尤其是arxiv。
作为预印本网站,它上面出现的大多数论文本身其实没什么价值。
但一段时间内被发布在上面的内容数量,却是一个以小见大的窗口。
接下来一周时间,与复合材料加工有关的新增词条数占比暴涨了近15%……
只能说,永远不要怀疑材料学研究人员追逐热点的嗅觉。
而这,也正是常浩南想要看到的情况。
在高度的狂热当中,一些课题组即便本身研究的方向就是超短脉冲激光,也大概率要分出一些力量朝传统的连续激光加工方向去试探。
或者至少重复一遍他论文里的实验。
而如果一篇nature还不够的话……
他还有后续的组合拳。
于是,元宵节一过,常浩南便直接找上了丁高恒,申请以科工委的名义组织一次光电子学和材料物理学领域的座谈会。
参与者人数不必太多,但必须要足够可靠。
实际上,当丁高恒听到“座谈会”这三个字的时候,他心里就已经基本同意了——
上次常浩南提出类似的请求,是在大概三年前。
那场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
至于结果么……
所有人都已经看到了。
华夏的航发产业直接被引入了一個全新的时代。
尽管常浩南表示这次座谈的规模肯定会远远小于上次,但丁高恒也不贪心。
哪怕能实现十分之一的效果,他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不过,在最终点头之前,丁高恒还是具体确认了一下:
“这个座谈会……你最终准备实现的目的是什么?”
毕竟,同意和同意之间,也还是有区别的。
而常浩南的回答则直截了当:
“我发现,利用超短脉冲激光可以对任何具备电子活性的材料进行精确的冷加工,而这一点,很可能是涡扇10发动机生产定型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
“!!!”
丁高恒整个人瞬间紧绷了起来——
合着常浩南的这些研究,还是有前后继承关系的?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自然是全力支持。
“你直接说吧,具体准备把哪些单位纳入进来?”
丁高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