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74章 无题
早召入朝堂中枢。



只是人家颜异家世好,人脉广,直接走察举的路子,被塞到了刘荣的未央宫。



刘荣能怎么办?



总不能拒绝这么一个同样名垂青史,且又是儒家少有的能臣、干吏吧?



故而,即便原本不打算这么早与颜异共事,刘荣也只得接受现实,把颜异暂时留在宫中。



说起来,这还是颜异察举入仕,于宫中为郎后,刘荣第一次向颜异问起关乎宗庙、社稷的大事。



倒不是因为刘荣忙,而是在先前,刘荣实在不大想同一个儒家出身的年轻人,讨论太过于现实的问题。



因为刘荣不想从一个未来无可限量,自己也寄予厚望的未来新星口中,听到一堆又臭又长的‘儒言儒语’。



至于今日,刘荣之所以会在这个场合问起,则是因为颜异那一副苦思冥想,好似百思不得其解的架势,让刘荣对这个年轻人,稍涌上些许期待。



——如果颜异脑子里想的,是刘荣最不爱听的‘儒言儒语’,那颜异肯定不会做这般思虑之状。



那些套话、场面话,对于颜异这种级别的选手,那绝对是完全不用过脑子,张口就来的。



带着这莫名的期待,刘荣一语唤回颜异飞散的心绪;



待颜异略有些惊慌的回过身,作势便要起身告罪,刘荣又含笑压压手,示意颜异不必拘礼。



见刘荣如此反应,颜异这才稍稍安下心来;



会议片刻,想起刘荣先前话语的结尾处,又沉吟措辞一番,才从座位上起身,分别对上首御榻的,以及刘舍、窦婴、韩安国、石奋四人所在的方向各拱手一礼。



“后学末进,斗胆妄言。”



“望陛下、诸公莫怪……”



规规矩矩全了礼数,惹得四位重臣微微点头不止,颜异便在众人略带审视的目光注视下,开启了自己在汉室政坛的第一场小考。



“世人皆知:我儒家之士对商贾的态度,和墨翟的徒子徒孙,是截然相反的。”



“——墨家说:兼爱非攻,人们应该在和平友好的商业环境中进行交易,彼此获利。”



“但我儒家却说: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商居末,贱业也。”



“从这个观点上来看,我儒家对商贾的态度,和法家的‘五蠢’之说,也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说着,颜异适时撇了眼身旁不远处,正面呈思虑之状的张汤。



和颜异已经肩负儒家未来兴衰一样——在晁错生死、赵禹出任九卿之后,现存第二位跻身朝堂中枢的法家弟子张汤,也成为了法家内部下重注培养的对象。



不是因为张汤比赵禹更值得培养;



而是赵禹已经位列九卿,作为偏专业一些的律法人才,赵禹的官,基本已经做到头了。



再往上,那就是内史到御史大夫,再到丞相的路子;



这个路子需要军功封侯不说,难度更远非如今的法家所能争取。



所以,在倾尽全力,争取一个把赵禹再往上抬一步,和转移资源,倾力培养第二位法家出身的汉九卿之间,法家内部一致选择了后者。



——赵禹担任大理(廷尉),很好了;



再培养个张汤,哥儿俩在朝堂有个照应不说,也算是为后续,法家向朝堂中枢输出人才开路。



也就是说,颜异方才这一番话,其实并非颜异个人,对张汤这个个体释放善意;



而是儒家新生代代表性人物,代表儒家向张汤背后,同样势微、同样想要趁黄老学日暮西山的机会,跻身庙堂的法家释放善意。



很显然,在场众人都听出了颜异这层意图。



于是,御榻上的刘荣眉角一挑,虽不置可否,却也显然是对这两个学派之间,可能擦出的火花兴致盎然。



刘舍、窦婴、韩安国、石奋四人,则无一例外的面无表情,全当什么也没听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