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82章 请陛下,未雨绸缪!
人也是尝试过大军压境,试图攻破云中,以拔除这颗深深刺入草原腹地——甚至是游牧之民心脏的钉子的。



但那一场战争的惨烈程度,即便到了今天,由道听途说的韩颓当,以‘我曾听人说’的口吻复述而出,也依旧令人心中钝痛阵阵。



而那一场战争,即是故云中守魏尚的成名之战,也同样是云中百姓,终身难忘的绞肉场……



“臣记得”



“唔,是太宗皇帝前元三年吧?”



一声轻询,引得一旁的曹寿感慨点下头,便见韩颓当悠悠一声长叹。



而后,便再度以草原游牧之民的视角,说起了当年的往事。



“那几年,老上单于连年叩边,太宗孝文皇帝忍无可忍,势必要与匈奴决战!”



“虽然当时,臣还在草原,但在长安发生的事,朝中也还是有些人知道的。”



“——长安南北两军,各掉了过半兵力,南军二校,北军四校!”



“再以此六校禁军为骨干,太宗皇帝又从关中,征集了不下三十万良家子,更欲御驾亲征,以决战胡虏!”



“到太宗皇帝引军开拔,从长安出发的时候,少府内帑的存粮、盐醋、各式酱料,便已经被搬空了一半。”



“弓羽箭矢,更是几乎全被太宗皇帝带走……”



···



“开拔月余,太宗皇帝抵达代都晋阳,对老上稽粥下达战术,约定于平城一带,清算父辈血债!”



“但当老上稽粥引兵南下,跨过马邑,以及赵长城,抵达楼烦县一带是,关东传来消息——济北王刘兴居,于齐地举兵谋反!”



“于是,太宗皇帝只得与老上再定盟约,屈辱和亲。”



“而后折身去了关东,平了齐地的叛乱。”



“叛乱平定之后,少府内帑已近被搬空,大军再滞留于外三个月,朝堂便要拿不出大军的粮饷!”



“万般无奈之下,太宗皇帝终只得班师回朝,再不复言决战匈奴事……”



韩颓当一番话,也是让刘荣、曹寿二人一阵摇头唏嘘。



这件事,是汉家继太祖刘邦身陷白登之围、高后吕雉为冒顿单于书辱之后的第三件国耻级重大变故。



正是这次变故,迫使太宗孝文皇帝为汉家——为文景两代前后三十年,定下于外和亲以安胡,于内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的核心国家战略方针。



也正是这一次诸侯叛乱,让太宗皇帝再三教导当时的太子储君,也就是已故孝景皇帝:没有解决掉关东宗亲诸侯,剔除他们的爪牙之前,绝不能动决战匈奴的心思!



你爹我,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



有了那一战的事实佐证,汉家才放下了先前,自有汉以来的不甘和倨傲,彻底接受汉家在面对匈奴人时的战略劣势,以及采取战略防守姿态的必要性。



而后,便是汉家进入长安二十多近三十年的沉淀器,及高速发展期。



——甚至有那么一段年景,长安朝堂休养生息都休魔怔了!



居然有人在朝议之上,堂而皇之地提出:别管他黑犬白犬,只要能止战,便都是好犬!



若非太宗皇帝深讳过犹不及的道理,将汉家对匈奴人的忍让,限制在了间歇性和亲以稳定局势、间歇性冲突以展示肌肉——以斗争求和平的限度,汉家说不定早在这西元前,就已经发明出岁币这种臭名昭著的东西了!



对于当年,也就是太宗皇帝三年那场没打起来,或者说是演变为平定叛乱的汉匈决战,汉家目前的主流看法便是如此。



人人都说那一战,让汉家彻底认识到了存在于本身的内忧外患,并确定了韬光养晦,以待将来的发展方略,以及先内后外,先诸侯后匈奴的战略优先排序。



只是在韩颓当这个曾经的‘草原人’看来,那一战,还有一个地方,被整个天下所忽视了……



“平城一战没打起来,太宗皇帝签下耻辱性的和亲条约之后,便急匆匆去了关东,平定济北王刘兴居之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