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42章 边墙有变?!
,铁卫军,倒也罢了——总归还是兵;



而且还是步兵中,最精锐的弓弩兵及重装兵。



但遂营,也就是后世人理解的工兵……



啊?



一支原本可以上战场的野战部队,被整建制改变为工兵?



换做是谁,心里恐怕都不会舒服。



这也是为何程不识在看到壮奴面带不忿之色时,会问一句‘关中人?’的原因所在。



程不识是雁门人,土生土长的边民。



或许是由于自幼便生长在国境线——尤其还是已知世界唯二,且处于敌对状态的庞然大物国土接壤的前线,程不识向来不大在意籍贯这個东西。



在程不识看来,无论是关中子弟,还是关东儿郎,总归都是汉人;



进了军中,便都是汉家的兵。



至于是做弓弩兵还是刀盾兵,步兵还是骑兵,又或是遂营、民夫——各有所长,也都各有所用。



当然,最主要的是:曾在太子宫任职中盾卫的经历,让程不识对新君刘荣,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刘荣,拥有与自身年龄严重不符的宏远视角,考虑问题向来是走一步,看三步,再尝试着盘算七八步。



简单来说,就是程不识坚信:刘荣不会无的放矢。



刘荣对细柳、霸上、棘门三军的整编,必定有着自己的考量——而且还是深远的考量。



虽然不太明白具体为何,但毕竟是朝堂内外,众所周知的当今潜邸心腹;



看过手中书信,程不识终还是尝试着,为刘荣稍微找补了几句。



“遂营,确实很重要。”



“尤其是在北方,在同匈奴人作战时,我汉家便总是因为粮草输送问题而被限制,不能随意调动、腾挪。”



“——陛下曾说过,日后我汉家,是要挥兵北上,让我汉家的将士,同匈奴人在草原作战的。”



“草原多沼池难行之地,有遂营铺路架桥,确保大军粮草供输,也同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这便是程不识认知中,刘荣整编棘门军为遂营的原因。



再多,程不识就想不出来了。



毕竟程不识闻名天下的,除了其治军严明之外,便是机械般冰冷无情的步步为营。



说白了,就是不知变通。



一个因为不知变通而闻名天下的人,自然无法明白刘荣那些跨越时代两千多年、跨越足足好几个文明进程的先进理念。



至于句注军,程不识也大致能明白刘荣,为何会在整编细柳、霸上、棘门三军的同时,将同时期设立的句注军给漏忘。



——细柳、霸上、棘门三营,自编制成立至今,就一直驻扎在长安附近。



细柳营驻兵之所,是位于渭水北岸,长安城西侧,一处名为‘细柳’的山坳;



霸上军驻兵之处,位于长安东侧,霸水西岸——因为位于霸水西侧的高原,地势比对岸高出许多,便被命名为‘霸上’的一片区域。



在后世,这个地方有另一个名字,叫白鹿原。



至于棘门军,则驻兵于长安以北——因为驻兵之所,距离秦咸阳城遗址的城门:棘门很近,而被民间百姓沿称为棘门的地方。



这三支部队,都是以驻兵地的地名来作为番号。



句注军也一样——只因为当年,太宗皇帝令原楚相苏意屯兵句注山,与雁门关互为犄角,便得名:句注军。



同样以驻兵地名作为番号的,自然还有长城防线的救火队员,驻扎在飞狐迳的当今汉室第一强军:飞狐军。



刘荣整编细柳、霸上、棘门三军,即太宗孝文皇帝当年,为拱卫长安而临时组建的三支部队,却保留——或者说是无视了北境一代的句注军,看上去倒也确实没什么毛病。



毕竟细柳、霸上、棘门三营,本就是因‘拱卫长安’的必要而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