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7章 万石君?机器人!
“桃侯虽不熟于马政,但好歹能知人善用——知道自己的长处不在马政,便极具担当的任用那些声名不显,却熟于马政的官员。”



“而中尉卫绾却不同;”



“——虽和桃侯一样,也是敦厚、本分的性子,却也终归还是外臣,和桃侯这样的家臣,是万万比不了的。”



如是一番话,算是抚慰了刘舍受伤的心灵,刘荣方继续道:“桃侯一门,世代为汉家臣,凡是我汉家之事,桃侯便能将名誉、功过置之度外,只以不辱使命为先。”



“但中尉卫绾这样的外臣,难免会想要自己做出点成绩,来证明自己没有辜负父皇的信重。”



“而在儿臣看来,官员最容易闯祸的时候,便是明明什么都不懂,却非要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后世有一句话,刘荣一直都深以为然。



说是华夏封建时代的官员,大体能分类为四种。



第一种,是他不懂,所以不乱来;



这种官员,虽然不大可能成为声名远扬的好官、贤臣,却也大都能成为安定一方的父母官。



第二种,是他懂,便按自己的能耐来折腾。



这样的官员,十个里面能有七个成气候,剩下三个就算没法高升,也大概率会成为能臣干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以上这两种,都是好官。



而剩下两种,却是非蠢即坏了。



第三种,他懂,但就是不作为。



这便是后世人口中常说的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



这都还不算最可恨的;



最糟糕的,无疑是第四种:明明不懂,还非要瞎折腾,外行插手内行,闹的一县,乃至一郡之地鸡犬不宁,百姓难安。



相较于前者的消极不作为,后者的乱作为,无疑对百姓伤害更大、影响更大。



而在刘荣看来,汉家的官员——尤其是朝堂中央的官员,最应该避免的,就是这种不懂装懂、胡乱作为,外行指导内行的歪风邪气。



日后大权在握,刘荣自然会将自己的这一倾向,逐步转化为长安朝堂中央的政治生态标杆。



而眼下,天子启尚还健在,刘荣就算无法将这个观点转化为朝堂的现状,却也至少可以初步显露出来。



在场的四人,除刘荣之外的天子启、少府岑迈、太仆刘舍——显然都是聪明人。



真要说起来,这四个人当中最笨的那个,甚至很可能是刘荣!



故而,刘荣只是有意无意给了个话头,其余三人便很快明白了刘荣想要表达的意思。



——太仆,是九卿当中,几个专业性极高、对主官的专业素养有极高要求的部门之一。



不同于太常、典客等清水衙门,以及内史这种考验主官全方位综合能力的炼金石:太仆、廷尉等九卿衙门,是需要由专业人士领头的。



考虑到太仆的主要业务方向,是关乎汉家将来提兵北上、马踏草原的国家级战略项目:马政,这个人选的重要性,就更不容置疑了。



而在刘荣看来,卫绾这个太仆人选,专业性显然有待商榷…



“至于少府,儿臣倒是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



发表完自己对准太仆卫绾的看法,刘荣便强压下心中的郁闷,言不由衷的表达了自己对准少府石奋的认可。



至于为何言不由衷——为何明明不喜欢这个新少府,却还是要装出一副没意见的模样,也是由于刘荣不喜欢石奋的点,并非出于宗庙、社稷的考量,而是单纯出于刘荣的个人立场。



现任少府岑迈,对当今天子启绝对忠诚。



但好歹也还是个有脑子、有思想的人;



再怎么忠于天子启,岑迈也总还能在不犯忌讳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刘荣——尤其是刘荣交代少府的那些项目,以及博望苑提供便利。



但石奋这个人,却是个莫得感情的“机器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