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关中狄戎和其余硕果仅存的周人城邑必然再度倒向北地狄戎,不敢再跟郭猛轻易接触;而安邑之盐势必又将被朐衍戎之盐逐出关中。
——须知如今瑕邑财政状况大大改观,乃是靠着郭猛携攻灭荡社之戎的兵威,才仗着手中之剑推广出去的,一旦郭猛无法给予关中武力保护,便不能维持安邑之盐的销售。
甚至于如果没了安邑之盐的销售,洛邑巨商是否会大大降低对郭猛的帮助也说不定。
因此为了快速发展,郭猛无论
如何都要打好未来数月内的关中保卫战。
更不要说随着洛邑巨商从晋国等邻近诸侯国带回大量破产国人所成的奴隶以及战争难民后,小小的瑕邑已然无法承载如此之多的人口,虽然函谷关与潼关之间一百三十多里的土地上能开垦出不少耕地,但是比起后世响彻天下的关中“王霸之基”那肥沃无比的土地,眼前这点土地又能算得上什么?
只是还是那个老问题,若不能击败北地狄戎,众人觉得关中不安全,谁会去关中种地呢?
“命伯庚和盘全力生产兵器,不再预留生产农具产能,吾等当全力应对狄戎南侵。”
尽管秋收同样迫在眉睫,急需大量的农具收割一年果实,不过郭猛的心思更多在作战上了,反正以现有的农具,完成瑕邑的收割当无问题,无非是无法如以往一般到其他城邑协助收割粮食换取财帛粮食罢了。
只要能将此次北地犬戎乌氏等最大的两个狄戎部落集团击退,哪怕仅仅是在守城战中将其简单击退,那么来年也能引来大量国人前往关中开拓垦殖。
“以伯庚和盘估计,若将农具生产全部取消,则九月中旬之前,当能再生产出一万只骑枪和五千只酋矛,但是铁剑便至多能产两千多只了。”
郭猛自然知道铁剑耗铁多上不少,一柄铁剑能生产三到四只酋矛或骑枪的铁枪头,此外铁剑生产远比铁枪头工艺复杂,而酋矛和夷矛
等长枪类兵器,在瑕邑拥有水力轮锯后,对于生产最耗时的长枪杆已经完全不是问题。
然而对于刚刚投靠自己的下邽等关中三邑而言,其国人以往更熟习剑盾之术,减产铁剑以便生产更多骑枪和酋矛,则更有利于装备瑕邑的国人;如何平衡此间矛盾呢?
“八成灌钢产能生产铁剑,余者生产骑枪或酋矛。” <a href="https://www./files/article/html/33461/33461315/13131077.html" target="_blank">https://www./files/article/html/33461/33461315/13131077.html</a> <a href="http://www." target="_blank">www.</a>。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