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 作壁上观
/>
“可否让子奔再晚点出行?”



外公伯乔终究还是舍不得好孙子吃苦,仍然希望温颖能多让这位英武的嫡孙在家多待一阵。



只是此等请求却为温颖所拒绝。



“大战已起,虽如猛(郭猛)所言,出兵将选于早春之际,然则芮



()



dld第一百四十八章 作壁上观



第(3/3)页



国和梁国皆已在狄戎强攻之中摇摇欲坠,狄戎的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便是虢国,若等狄戎合攻虢国消息传来,只怕子奔赶到瑕邑已晚矣。”



哪怕瑕邑有缭快马发送情报,但是受黄河阻隔,潼关前线所发生之战事,传到瑕邑已是大半日,而从瑕邑再传回温国,还需要至少两日,三日时间,在这个时代足以出现巨大的形势变化。



因此只有靠前布置,最好待在潼关之内,才能及时获得第一手消息。



因而温颖最终说服父亲,将嫡子子奔送至瑕邑,而子奔得知表弟猛(郭猛)的潼关之外多半有大仗,更是兴奋异常,不等离开温国,便已催促快马加鞭,赶紧冲向瑕邑,全然不管秋末之时,温国以北的太行山上,赤狄也是时常南侵温国等河内诸国。



毕竟子奔跟随父辈与赤狄交手已是多年,败多胜少,否则也不至于在秋末常祈求亲家虢国派来的援军。



与太行山赤狄相比,显然关中诸狄戎战力更为强大,子奔得知父亲和爷爷有意派其赶去瑕邑观战,早就蠢蠢欲动,至于瑕邑地处偏僻,生活艰苦,子奔倒是毫不在意,毕竟再艰苦也是对于普通国人而言,难不成还能让国君之子住得极不如意不成?



只是当子奔真正抵达瑕邑后,看着明显破败的封君府,子奔终于觉得自己此前的想法是否哪儿不对;只是既已抵达瑕邑,再退回温国,显然大失父亲和爷爷所望,只能咬牙坚持,在缭的安排下,于偏房住了下来。



只是听缭所言,潼关吃住更为粗陋,子奔无法想象,那儿将是如何场景,是否真要移兵至潼关暂住?



只是缭显然看出了子奔的为难,于是给了一个建议。



“自潼关至瑕邑,快马不过半天,公孙(子奔)若觉得前线无甚战事,不妨赶回瑕邑居住便是。”



只是子奔一番思考后,终于还是咬了咬牙。



“表弟既然可以在潼关一待便是一个月,吾当无碍也。”



dld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