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五十章:请陛下称呼我为太子!




“请陛下称呼我为太子!”



同样愤恨的声音瞬间抵了回去。



大殿内瞬间陷入一片寂静中。



父子两人针锋相对。



“太子……朕问你,你为什么要谋反。”



李世民压抑着愤怒,再次沉声询问着。



神色已然平静的李承乾闻言嘲讽的笑了笑,抬头看向李世民道:



“父亲,您到底为什么偏袒魏王。”



“分封的王侯成年都要去往封地,只有他不用。”



“文学馆、武德殿……这些代表什么其实您都知道。”



“而我……”



李承乾缓缓站起身,患疾的右脚跛了一下。



他看着忍着愤怒的李世民,神色悲愤,厉声道:



“我知道……我不是太子了!父亲!”



“您问我为什么?我只是……为了自救罢了。”



……



【虽然李世民曾明确表态,自己绝不会以庶子来代替嫡长子,并警告诸王对太子之位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



【但在实际行动上,唐太宗依旧对魏王十分亲近和宠爱,而对太子比较冷淡和疏远。】



【长此以往,本就因为足疾而越发偏激的李承乾越来越没有安全感,随着形势日益紧迫,他决定铤而走险。】



【公元643年四月,就在李承乾准备起事的时候,齐州齐王李祐率众起兵造反被抓。】



【其部下纥干承基将李承乾的谋反计划向主审全盘托出。】



【李承乾的计划还没有得以实施就宣告流产。】



【而李承乾事败后,又牵扯出了四子魏王李泰的夺嫡阴谋。】



【随后,太子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魏王李泰被贬为顺阳王,徙至均州。】



【公元644年十二月,李承乾卒于黔州,李世民为之废朝,并葬之以国公礼。】



……



{纵观李承乾一生,可以看到李世民虽然作为大唐高高在上的天子天可汗。}



{但是在面对自己最心爱的儿子时,却只如同天底下千千万万个最普通的父亲一般,细心栽培耐心教导。}



{特别是自己的这个爱子将要继承自己的帝业,李世民更是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



{李承乾不足六岁时,李世民就让赫赫有名的儒学大家陆德明教导他。}



{十二岁时,便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其处理政务的能力。}



{等李承乾开始叛逆不循法度后,又煞费苦心的想要将他引回正道,甚至一听说有人猜测李承乾的储位不稳,立马将魏征任命为太子太师以绝众望。}



{哪怕后来李承乾犯下了谋逆不遂的滔天大罪,李世民失望之余仍要绞尽脑汁保住他的性命。}



{这就有点马后炮了,你从一开始就别“三心二意”的,还能有这些事?而且,也不是谁都是你李世民啊!能忍着被臣子指着鼻子骂。}



{李承乾心理扭曲除了自己的身体有残疾以外,和太宗皇帝对魏王李泰的偏爱有很大关系。}



{太子和一藩王地位等同,尊卑不分,文武大臣势必开始站队。}



{党争愈演愈烈,宗室失和,文武不睦,太子担忧皇帝易储,势必联合太子府属官和军事上的实力派将领寻求谋反,诛杀竞争对手,逼皇帝退位。}



{这种局面东吴的二宫之争,隋代的杨勇,杨广太子之争,高祖时的玄武门之变都是这个逻辑。}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心里突生一阵不详。



承乾之事似乎是一个苗头。



他瞥了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