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6章 回京(二)两年后
样判的?



于某傻眼了,师爷傻眼了,皮、刘两人也傻眼了。



唯有百姓嫉恶如仇,高呼圣明,“大人断得好。”



“既不影响孩子,又不违背律法,大人真聪明。”



“刘家的,还不快谢谢大人?”



皮、刘两人得提点,跪地谢恩。



师爷回过神,抹了一把额头,他好像又见世面了。



“不服,草民不服,大人你不是最公正大度,为人申冤的吗?”于某激动大喊,“草民不服,草民要钱,要钱。”



两幅嘴脸让人深恶痛绝。



苏希锦漠然置之,早干嘛去了?



“皮氏你以为如何?”



皮氏决绝叩首,“民妇愿徒一年。”



如此,这场荒唐的典妻不归案,被苏希锦判了下来。



因判法新奇不灭人理,被百姓称颂,广为流传。后来终被史官记载,为她传奇的一生再添一笔。



众人散去,师爷猛拍马屁,不遗余力吹嘘,“大人判案如神,不偏不倚,下官佩服不已。下官怎就想不到这样完美的法子呢?”



苏希锦瞥了他一眼,“多读书多为百姓着想,咱们敬畏法律的同时也要心存正义。”



说到底现在的法律不完善。



“下官受教了。”



苏希锦点头,从她来岭南,这位师爷一直跟着她。不耻下问,虚心好学,又心存良知,这样的人值得培养。



“咱们当官的,左不过为陛下和百姓办事。说得再深一点,管理好百姓就是为陛下分忧。这两年你跟在我身边好好学,他日才能独当一面。”



苏希锦想得很明白,她迟早要离开这里。而岭南新兴之地,正处于发芽阶段。她为这片土地埋下种子,却还差一群浇水施肥的园丁。



所以她要培养人,确保她走后几年,岭南能照着她的样子,正常运行。



官场之人都是人精,师爷一下子明白过来她栽培之意。拱手叩谢,“谢大人提点。”



态度认真尊敬,较之前更胜三分。



耽搁一天,苏希锦又开始调查性别失衡之事。甚至还在衙门召开了第二次普法活动,最后得出三点结论。



一、家贫溺女。此最直接。



二、彩礼多,嫁妆更多,百姓承担不起。



三、女子无用。



围绕这三点,她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明令禁止溺女、典妻、换妻等恶俗,开通举报通道;另一方面改变双方观念;同时她创造女性岗位,提倡女性出外就业,宣传妇女能顶半边天。



除了第一条,在官府强力执行下有立竿见影之效。其他都需长远等待。



还好朝廷很快开放女户之家,让民间对女儿多了几分重视。



与女户一起的还有放宽和离条件,和鼓励寡妇再嫁。



和离中又将夫卖妻、辱妻、打杀妻等纳入范围。



那时离苏希锦判“典妻”之案,不过一月有余,民间热度未消。百姓听闻此事,直言苏希锦如有天助,将之奉若神明。



甚至私下还有人为她立碑摩拜。



也是在“女户”之事不久,京里突然传出一破天荒的新闻:齐王妃要与齐王和离。



此事实在太过震惊,以至于长善乡君开女户一事,在它的对比下,显得十分微不足道。



齐王妃是谁?东平侯嫡女,京里出了名的贤惠第一人。她以夫为天,遵循三从四德,将《女戒》倒背如流。从来齐王看上哪个,她第二天就抬进府。不只如此,她还善待妾室,关爱庶子庶女,可以说全天下没有比她更贤惠的人。



京里还有句名言:“娶妻当娶柳含烟”。可见齐王妃的名头有多大。



这样一个贤惠大度之人,突然要和离,真是跌破眼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