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4章 年会与鼓励教育
得格外认真。秦大人目含赞赏,第一次见这种会议,至上而下的管理,面对面告知,日后就推不了责任,实在是高明。



调动众人积极性,难怪陛下看中她。



“最后本官再说一点,”说完大致,苏希锦开始警告,“咱们虽提倡种桑养蚕,但依旧以百姓吃饱为第一。不允许官府以任何直接、间接手段强迫百姓种植经济作物。要警惕产物单一化……”



年会结束,各位大人纷纷起立鼓掌,秦大人双眼皆是笑意。有子如此,何愁国土不安,百姓不丰?



上面监督,下面执行,有州府带头,各县加紧办事,效率奇高。



水利工程主要消耗管理费,物料费,人工费等。苏希锦制定水利图,核实预算一步一步设计流程。



二月,官府挑了个黄道吉日,开工动土。后世闻名的惠林大运河就此诞生,带起了南部地区经济发展。



农业方面,苏义孝打头阵,改良种子,将种植技术教给百姓。



纺织方面,林氏亲力亲为,教岭南女性踏车织布,缝衣绣帕。



而华痴为六殿下解完毒后,再次谢绝陛下升官之意。回到岭南治病救人,联合女医馆研发出解瘴丸。



困扰岭南百姓千年的瘴气问题,瞬间得到解决。百姓可以早出晚归,种植捕猎。



一切都往好的方面发展,然而苏希锦仍不满意。



“大人何故叹气?”花狸伤好后,逐渐回归原位。



苏希锦道,“农业医疗顺利,教育不理想。”



教育不仅为朝廷输送科举人才,还为提高百姓综合素质。否则农业高,思想薄,迟早形成高低脚。岭南“蛮荒”之名,挥之不去。



前头她在州府开了家学院,让有心仕途的人读书。这本来是一个好的念头,可半年过去,进去读书之人少之又少。



花狸不懂为官为民之事,捧着新茶,笑道,“这是去岁收集的露水,大人尝尝看。”



苏希锦抿了一口,似有些细微分别,却说不上来,“本官本质是个俗人,作不来风雅。你这好茶若是给韩大人,他定能说出一二三来。”



屋里几个丫头均低头抿笑,“大人这是在想韩大人了。”



总归两人定亲多年,屋里又没有旁人,她们打趣起来肆无忌惮。



苏希锦嗔怪她们促狭,心里却计挂着教学之事。



提高百姓读书兴趣,迫在眉睫。



她讲数据,加福利,请宣传队宣传。譬如“以读书为荣”,“书中自有黄金屋”,“秀才见官不用跪”,“考中举人当老爷”等等。



福利方面凡到京城参考的学子,由岭南官府统一接送至桂州,且赠予五两银子。



那些读不起书的寒门学子,每日可免费吃一顿午饭。



除此之外,又往茶楼送学子故事,往醉春风送些诗词宣传。



从思想到现实的包装,在城中掀起了一股读书热。



“听说了吗?苏大人让咱们孩子学习。”



“官府接送,还给五两银子。”



“那我家孩子岂不是可以入学了?考不考得上另说,省了一顿饭。”



“不行,你以为入学那般容易?得经过入学测试,考验心性能力。每月还得有测试。”



醉春风,玉华公子一抬玉扇敲了敲苏希锦脑袋,“你这脑子如此灵活,不跟我一起做生意可惜了。”



“这话年前也有人与我说过,”苏希锦撇嘴,“有句话你听说过没?”



“什么?”



“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她笑道,“跟着陛下做,怎么着也是有官职在身。若在后世,这叫体制内。”



玉华公子轻笑,“苏大人又在胡言乱语了,后世之事,我们如何得知?”



啧,不信算了,苏希锦挥了挥手,“再见。”



“用完就扔,忒无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