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皇上召见论国策
先皇登基不放心枢密院,又加强了兵部。
他们的初心都是取历史之长补今日之短,但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一片混乱。
朝臣之间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各自为政。
一个政令的颁发,是几党博弈之后的结果,而不是皇上的意志。
确实如此,她的话拨开云雾,点醒了自己。
武煦豁然开朗,急切道:“你继续说。”
皇上竟然没生气?
许公公被这个大谈政事的小丫头所震撼,他悄悄抬起头,想看清楚说出这番话的女子,到底长什么模样。
清丽洒脱,双眼明亮,却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
“制度混乱必定造成冗官,当今官员众多,许多官员没有职务仍享受极高待遇,长此以往必定产生冗费。除此之外,士族壮大,藩地强兵,也是几大隐患。”
作为朝臣之女,陈三小姐可以直呼三公主的名讳。这本是件好事。
然人人可以直呼公主名讳,是平等,单三大家族直呼,那就是士族凌驾于皇权的象征。
苏希锦很知道审时度势,知道周武煦出来找她,是想听“干货”,而非虚假的奉承。于是将隐患一一说出,仿佛陈朝已经病入膏肓。
“难道当今就没有一点值得夸奖的?”周武煦问。
“有一点,当今比其他朝代都好。”
“什么?”
就她方才痛批的样子,竟还有她能看上的?
“您,”苏希锦抬头,与他直视,一派光明磊落。
“您有胸怀大志,英明果敢,任人唯贤,量才授职,广开言路,开明勤劳……”
许公公低头偷笑,这丫头还知道打一巴掌,给个甜枣。难怪皇上喜欢。
就是转折太快了些,缺些火候。
果然,就见周武煦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好好说话,别拍马屁。”
听着也太虚伪了。
虽然他内心高兴:她否认了全部,却肯定了自己。
说明自己当真英明神武。
苏希锦摇了摇头,神色认真,“臣女说的都是真话。”
“您想治理好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是胸怀大志;您平衡朝野,削弱藩镇是英勇果敢;臣女爹爹乃一介村夫,您直接提拔他为朝廷命官,是任人唯贤,量才授职……”
更重要的是他愿意站在这里听她讲话,不计较她女子的身份,说明他豁达开明,不拘小节。
“制度混乱,可以改。明君却难得。”苏希锦道。
“咳咳咳……”周武煦被她夸得不好意思,偏偏她眼睛清澈,神色认真,确实不像说谎。
“官制这事儿一时半会改不了,你且说说你的看法。”
苏希锦说累了,看了看茶杯,一旁的许公公很有眼色地上来给她续上水。
苏希锦喝了一口,靠坐在青红漆金鱼头圈椅上,缓缓出声。
“开创内阁制。”
“何为内阁制?”
又是新鲜名词,周武煦听不懂。
内阁制始于明朝,并在明朝完善,而明朝的官僚制度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完善的体制。
根据陈朝的国情,完全可以借鉴。
“现在的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内阁制度就是让三到七个朝臣共同行使议政权。而将决策权掌于皇上手里……”
她将明代的内阁制度完整地说了出来。文科入仕的她,将二十四史深刻在心里。
周武煦大喜,如获至宝,控制不住自己的身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动。
“妙啊!”实在是太妙了。
既分化了相权,又巩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