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卷监子与监生 第三十九章 论史在后汉
和后世的许多表演一样,今日的这场经筵也是先由不太重要的人上台垫场,而不是由杨慎这个主讲官从头开讲。



黄鸣很快也就明白了这么做的用意,其一是为了引导大家进入状态;其二则或许是为了有个对比,衬托之后杨慎的表演有多优秀吧。



反正这头两个翰林所讲的东西,听着实在是乏味无趣得很。



什么后汉早年的世家豪门臣子有多么的正直廉洁,甚至连本该到手的俸禄都只取一半,妻儿子弟更是留在家乡,不会占半分公家的便宜……



好像在他们的描述中,东汉前中期真就是个满天下都是君子正臣,没有半点私心一般。



真要如此,那东汉还能突然就急转直下,落到名存实亡的下场?



至于什么名臣有多么廉洁自守,甚至连去世时只有几千钱在身的说法,就更是叫黄鸣半句都不肯信。



那也就骗骗涉世未深的小孩子罢了,恐怕这殿上百官,却是连一个都不会信的。



当然,他们此时脸上那一副心向往之的表情是看不出不信来的。



都是老戏骨了,这点表情管控能力自然是极其精到的。



就是皇帝陛下,此时也表现得大为惊叹,等第二名官员说完退下后,他更是直接出言感叹道:“所以后世才有一句话叫作人心思汉啊……如此清明之世,君明而臣直,实在是后世之表率。



“然则,朕也因此生出一个疑惑来,既然后汉如此风气,上下一心,又为何之后会出现汉末那场大乱呢?”



经筵上自然不会给其他臣子表现自己的机会,随着嘉靖话落,一人起身,来到了皇帝御座侧下方,那讲台之前,站定了身形。



这是个风姿绰约,相貌堂堂的男子,看着二十多三十年纪,目若朗星,颔下有三缕须髯,叫人一见就为之心折,道一声真好儿郎!



黄鸣此时目光一闪,立刻就猜到了这个不一般之人的身份——杨慎。



果然,就听他微微转身,向皇帝施礼道:“陛下,您的这一疑问,就让臣来稍作解惑吧。”



正戏终于开场,黄鸣和堂里堂外的所有人一样,全都精神为之一振,想看看他这个主讲官能有多好的表现。



而随着杨慎这一开讲,之前那两人与他之间的差距也就迅速显现了出来——



“臣闻陛下喜诗,可读过杜工部的那一首纪念诸葛武侯的诗作么?”



一句话,就让嘉靖有了兴趣,忍不住道:“这个自然是读过的,尤其是最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是让人久久吟诵。”



高手一出手,果然不凡,一句话就引起了皇帝的兴趣,之前两人平铺直叙,与之一比,不啻是云泥之别。



黄鸣深深望了眼讲台后的杨慎,心中都不禁叫了声好,这才是青史留名的大才子的手笔啊。



杨慎也是精神略振,趁机又道:“陛下博学,臣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也是极其钦佩的,尤其是他初次北伐时所进之出师表,更是千古名篇!”



在看到皇帝点头后,他索性便高声背诵起这篇文章来,直背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才突然顿住。



语气也跟着一肃:“陛下,臣以为出师表中所言,已足以解释为何后汉末期竟会出现黄巾之乱,导致最终天下分崩离析了。”



嘉靖也被这番表述所吸引,深以为然地点头:“杨卿所言甚是在理啊。那谁是贤臣,谁又是小人呢?”



“贤臣者,自然就是之前两位大人提到的如杨震、杨赐这样名垂青史的后汉名臣了……



“他们身在高位一心报国为君,全然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连理所应当收取的俸禄,都甘愿减半,不求奢华,只为奉公……



“至于小人,史册中也早就写得分明,比如梁冀、窦宪,乃至何进之类的专权外戚,以及……”



说到这儿,他又是一顿,目光有意无意的扫向皇帝两边,那儿正是黄锦和另一个太监:“……真正造成汉末大乱的最大罪魁祸首,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