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再次看到那间熟悉的茅屋时,又突然慢了下来。她觉得双脚开始越发沉重,如同灌了铅一般,只能慢慢捱过去。
穿过树枝简单做成的篱笆和院门,走过近日来自己亲自侍弄的小菜地。她轻轻咽了一口唾沫,感觉喉咙干燥得像是要烧起火来。
屋中烛火透过薄薄的窗户纸,显出摇曳的姿态,在窗棂上不断变换着样子,而里面不时走动的身影告诉她,陈婆婆和沈醉都在屋子里。
终于沐宛儿调整好情绪,敲了敲门,随后轻轻推开老旧屋门,“陈婆婆,沈醉,我回来了。”
语气虽然轻松,但是与平时却有着不小的差别。
陈婆婆正在炕上缝补衣服,见到宛儿后,笑着点了点头,“赶紧到屋里暖暖。”
沈醉的眼神则是直白无误地告诉沐宛儿,他知道她今天有些不一样,他听得出来。
沐宛儿放下随身的杂物,来到炕边,从陈婆婆手中接过要打补丁的衣物。
是件早已清洗得泛白的外衣,本来应该是红色的衣料,此刻只能看出淡淡的颜色,大多地方还是因为多次浆洗而脱色、变薄。
“宛丫头,今天怎么出去这么久?”
陈婆婆将炕上矮桌的烛火,往少女所在的方位挪了挪。
“我······我出去给沈醉找房子了。”
说着话的同时,沐宛儿手里的针线活半点也不敢停下。生怕停下的同时,就不得不面对陈婆婆的眼睛。
陈婆婆好奇地转过身子,正视着身边之人,“为什么要找房子呢?在婆婆这边住得不好?”
沐宛儿连忙抬头摆手,“不是的,婆婆,您别多想。是···是沈醉每到这个时节,身体都有旧疾,吃药的同时需要静养几日,半点不能见风。”
“怎么从来没有听你和沈公子说过?”,陈婆婆听过没有半点不信,只不过眉头皱起,显然十分担心。
事已至此,沐宛儿也只能编下去,她努力地在心中劝说自己,这不过是善意的谎言,不是故意欺瞒婆婆的。
当她正准备开口回话时,沈醉接过话头。
“婆婆,是我的问题。身子骨弱,每到这个时节,总是会胸闷气喘。若是要吃药发汗的话,是半分不能见风的。都这就会像是大夫所说的什么,风邪入体。”
果然还是沈醉对于这方面懂得多,要是让宛儿来说,真是不知道如何说得有理有据。
陈婆婆点点头,双眼满是担心神色,她伸出干枯粗糙的手指,招呼沈醉过来。
“沈公子,你别多想,这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只要你好好将养身子,肯定没事。”
沈醉也乖乖地坐在炕上。
最里面的是陈婆婆,坐在炕沿的是宛儿和沈醉,两者相对而坐。
沐宛儿终于鼓起勇气,她转头对着陈婆婆说道:“婆婆,我今天去村里转了转,想要租住一间不错的房子让沈醉休养,但是没有办成。徐珊嫂子说她可以将屋子借给我们几天,她来咱们这边住,您看······”
陈婆婆虽然年纪大了,思维不像年轻时候那么灵便,可是多年的旁观人世,浸染世俗,半刻功夫也就明白了里面的道理和不合适的地方。
她抬头看了看对面两个孩子,“沈公子的病情是不是有点严重?”
沈醉准备开口,倒是被沐宛儿拦下来了。
到了这个时候可不能让报喜不报忧的沈醉回话了,不然可能连徐珊嫂子那边的房子都住不上了。
她用力点点头,放下手中缝补的衣衫,上前握住陈婆婆的双手,“婆婆,沈醉他的身体真的不太好,前天都咳血了。要是再不好好休养,真的很危险。”
“这么严重?”,陈婆婆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沈醉,“前些日子看他干活还挺好的。”
宛儿摇摇头,“那都是他硬撑的,他怕我们担心就一直不说。要不是那天晚上我没睡着听见他咳血,他还不告诉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