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71章 兴农又缺钱
对于卫国来说,关外北胡也好北蛮也好,反正一句“外族”一声“蛮夷”,就全指代了。可是,关外各族来说,北胡、北蛮、北戎……却是有各自的地盘和立场。



各族都分了很多部落。



北胡部落中,舒尔扎所在的敖汉部落,是所有部落中第二大的。由于他大胆带人到卫国入关通商,为部落换到了足够过冬的粮食,这一个冬季,敖汉部落日子很好过,还趁机吞并了两个小部族。人数来说,一跃成为北胡第一大部落。只要部落实力继续增强,成为北胡族的大首领也不是妄想。



北胡与北蛮为了争夺草场,历年也是交战不断。之前,北蛮与安王勾结后,从安王这里拿到了兵器和粮食,在草原上称雄。



现在,北蛮被卫国打退后,北胡部落希望与卫国交好,得到需要的食盐、铁器和粮食。



舒尔扎有野心,也敢行动。



他听到探子禀报说卫国有人从北胡地盘出关后,赶在其他部落之前赶来查看。这一看,居然是认识的。



他听商镇的胡人说过方明义管的生意,是辽州知州夫人名下的,一番商谈后,主动提出送方明义等人过北胡地界。



方明义自然求之不得,有了舒尔扎帮忙,出关第一程就顺利了。



颜汐送走方明义,又到南北货行、客如云酒楼等处看了看。这时候商镇中来往的商人已经不多,是时候歇业让大家回家猫冬了。



她走完一圈,回到家中,想找颜柳商量一下回京的年礼之事。走进颜柳的房间,被褥整齐,再一看她的衣物都不见了,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跟着方明义走了啊。



方明义是半上午离开的,自己现在就算派人去追,肯定也追不上,要追上也许得追到到关外去了。



既然颜柳铁了心要跟着方明义出关,就算追上了估计也不肯回来。



颜汐有些矛盾,若按卫国女子的闺训,颜柳这事传出去就要坏了闺誉。可要是按自己的想法,她觉得颜柳跟着到关外看看也无所谓。



拿不定主意之下,她只好找刘衡想办法。



刘衡听到颜柳就这么跑到关外去,也没太吃惊,“她武功好,跟着方明义,还能保护一二。你就给颜枫写封信,将这事告诉他,对外反正我们就说她回京了,颜枫那边就说她在应城好了。我再与梁将军提一句,补一张颜柳出关的关防文书。”



反正家里的人嘴巴都严实,对外说辞统一了,也传不出去。



不得不说,与颜汐待久了,就连刘衡,对于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要求,也放宽了。



刘大人给出了主意,颜汐觉得挺稳妥,安排人回京送信,顺便将准备好的年礼送回去。



冬日商镇没什么事,刘衡交代杜固办好差事,带着颜汐一起回到应城。



才到知州府门口,汪同知得知刘衡回来后,兴冲冲赶过来。



刘衡只好嘱咐颜汐回内院歇息,自己请汪同知到前衙叙话。



汪同知拿出一本册子,“大人,今年秋收,辽州各县中,有七户农户收的粮食亩产超过四百斤,下官已经让人去收购了麦种。”



刘衡眼睛一亮,亩产四百斤,这可是了不得的产量了。就算是南方水稻,两三百斤已经不算少了。



他拿过册子一番,发现这七户农户中,有六户是新野县的,“汪大人可曾问过他们如何种植?”



“下官派人将这七户人家的农人请到应城了,昨日晚间刚到,今日大人就回来了。”



他期待地看着刘衡,刘衡也想早些与这些农户谈谈,“若他们歇息好了,不如现在就请过来一叙。”



汪同知很快将那七个老农请了过来,一到前衙,刘衡还未起身,有六个已经激动地上前磕头,“小的给太爷请安。”



其中一个更是激动地泪水连连,“当初听到太爷要调任,小的们想要送行,就是太爷走得急……”



刘衡一看,赫然是范里长,连忙伸手将范里长和其他几个扶起来,“范老丈请起,诸位父老请起。”



六位新野县来的老农围到刘衡边上,你一言我一语,将新野县如今的情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