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汐低头看着跪着的石板砖,在一片肃穆中,她跟着大家一起山呼万岁,然后照着宫门口那小太监恶补的规矩,双眼看着前面一尺左右的地上。
禁军头领将徐府门前的事大声禀告了一遍,又呈上了证物,“启奏圣上,贺尚书胸前中刀一刀毙命,凶物是一把匕首。在场诸人指认,那匕首是徐府护院所有,此人手上有血,已经被拿下。”
“太医怎么说?”
“圣上,太医为贺尚书救治,只是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堂堂六部尚书,就这么死了?
徐首辅直觉不好,贺志诚此时应该在刑部衙门,现在被人看到从徐府出来,又死在徐府门口。此时圣上必定会追究查问。他应该怎么解释才能平息圣上的雷霆之怒?
禁军头领没管其他人在想什么,只是禀告自己所询问到的内容,“圣上,贺尚书死时,这些举子正在边上,这些人说亲眼所见,徐府护院戚顺手持匕首刺入贺尚书胸口,一刀毙命……”
“胡说!圣上,这是有人栽赃嫁祸。”徐承安憋不住了,惊怒之下,都顾不得御前失仪,大声疾呼,“圣上,贺尚书之死,绝不是戚顺所为,这是有人栽赃嫁祸。”
“哦?何人栽赃?”天启帝没有追究徐承安御前失仪之罪,听不出喜怒地问了一句。
谁栽赃?
徐承安想到了贺志诚怀里掉出的文稿,“刘衡,是刘衡的人栽赃嫁祸。”
“刘衡?”天启帝显然一时之间想不起这人是谁,问了一声。
边上的太监总管全福低声说了刘衡是谁。
天启帝听说是前几日被抓的举子,看向跪地上的徐承安,“你如何确定是刘衡栽赃?”
徐承安终于抓住机会,一指跪在举子中间的颜汐,“圣上,那女子就是刘衡家人,一定是她指使人栽赃陷害的。”
顺着他的手指,殿上君臣都看向颜汐,不由有些愕然。
颜汐今日一身青色衣裙,依然梳着丫髻,身量未长成,一看就还是未及笄的小姑娘,跪在一群举子中间,明显矮了大半个头。
天启帝看着颜汐,反问道,“你说是她指使的?”
“是的,圣上,微臣亲眼看到她带着这群举子们从长街跑过来,然后围住了贺尚书。”徐承安也不是蠢的,当下先说了贺尚书走出徐府侧门后,碰到乞丐拦路,随后就遇到了颜汐这群人之事。
但是,因为贺尚书到徐府,不是光明正大地上门拜访,他说起来难免就有些遮掩。
徐首辅辅佐天启帝多年,一听徐承安躲闪的言辞,心中不由着急,贺志诚之事平息后,只怕徐府也已经惹了圣上厌弃。除非他辞官归隐,圣上为了留个好名声顾全君臣之义,会许他荣归故里。
但是,他位居首辅之位十多年,弟子门生,旧交故吏,身后早就牵扯了一群人。
徐家在朝为官的四人,自己两个儿子才学不足,魏桓才学倒是足够但是能力欠缺,如今又外放去了。
他若退了,徐家就后继无人。将来徐氏一族再想兴起,得等到何时?
他若退了,跟着徐家这些人的位置,就是一块块肥肉。为了拖下这些人,陈复礼们必定要清算。凡事只要一清算,又怎么会不牵扯到徐家呢?
所以,逆水行舟,他只能进不能退。他铤而走险依附顺郡王,求的也不过是徐家以后几十年的荣耀,和自己的一个善终而已。
徐首辅心思千回百转,徐承安却没有领会到,他只知道不能让人将贺志诚的死栽赃到徐家,所以他特意详述了颜汐聚众闹事的行径。
天启帝听完,看向颜汐,“你是刘衡的家人?叫什么?”
“启禀圣上,民女姓颜,承蒙刘氏母子救命收留,叫刘衡一声哥,是刘衡的家人。”颜汐抬起头,脆声介绍了自己,声音朗朗,并不见怯场,“刘衡蒙冤入狱,民女求告无门,想去牢里探望,结果看守牢门的狱卒说刘衡是重犯,不许探视。民女今日本想在刑部衙门等等,若是能等到哪位大人进出,就去拦轿鸣冤。”
她声音微顿,“民女心中惊慌,没有长辈可商量,想到在戏文中看过有冤了要找青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