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爷还算有些本事,挣了不少银钱,将三个儿子都送去了读书。
而他爹也肯下功夫读书,考了个秀才功名,取了书院李夫子的女儿李秀荷。
他娘李秀荷性格温柔,身体瘦弱,要不是看他外公的面,他奶根本不想他娘进门。成亲后也总是挑剔他娘的问题,老是端着婆母的姿态磋磨他娘,他娘也是忍气吞声。
幸好他爹拎得清,不顾他奶的咒骂,提出了分家。
他爷是个有些精明的人,曾经做过账房先生,看出二儿子的强硬,也没一口回绝。
大儿子跟他一样不是个读书的料,现在顶替了他的位置做了个账房先生。
而三儿被王氏惯的毛病众多,有些小聪明都没用在正途上,就一张嘴会说。
只有这经常被他们忽略的二儿子,不想能考个秀才功名,现在家中的田产都挂在了他名下免除田税,若是和他离了心,以后怕是大小儿子都讨不到好。
王氏是个糊涂蛋,还总是不听他的劝,让她对二儿媳好点却总想在李氏面前摆婆母架子。
现在老二态度强硬,还不若顺了他的意得个好,他手上银子还有不少,他们家又不是说吃不上饭需要一家子的人供养。
思索一刻后,他让大儿子去请来了族长,还算公正的分了家。
两老跟着老大,房子也归老大,田产均分,一家五亩。银子除了两老身上留下二十两,剩余五十两,老二老三各二十两,老大十两。田中的粮食收割后一家一份。
在族长的见证下分了家。
老大一家还是比较同意的,虽说老二有个秀才功名能免田税,但是来年他要上京赶考花费就更多了,分家后老二依然同意将田挂他名下,还不用负责他上京的钱那更好。
老三游手好闲,刚听到还不是很愿意分家,他在家还能从他娘手里讨些好处,分家后他靠什么过活,但听到他爹说有银子可拿就高兴起来。先拿了银子再说,过不下去他娘总得管他!
因此大家都没异议的分了家。
分家后的颜青雨也就是他爹,带着他娘到了一处山脚下,挑了一处靠山临溪的地方,乘着农活不忙请了乡亲们帮忙建房。
他们则乘这段时间回了李氏娘家小住。
李老夫子是颜青雨的老师,是个明事理的读书人。
当初也是看着颜青雨有读书的潜力,女
儿的性格软弱只能找个知根知底的人,这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
颜青雨也没让他失望考取了秀才,来年也能上京试试,说不定以后也能有个官身。
谁想他娘是个见识短的人,忽略青雨不说还总让他女儿受气,好在颜青雨有主见,现在分了家就好。
李夫子还有个儿子李鸿文,比李秀荷大三岁,可惜对读书一点都不感兴趣,就想成为仗剑天涯的侠客,跟着一个镖师学了些拳脚功夫,现在也在峰骑镖局当个镖师。
因此李夫子对女婿报以厚望。
颜青雨在老丈人家虽有些不好意思,但秀荷在娘家高兴,他也能安心读书。
直到他们的房子建好,他们才搬回了村里。
李秀荷看着新家很是高兴,篱笆围了个很大的院子,屋侧还有一条山泉小溪。厨房和洗浴房都建在同一侧就是方便取水。他们村有河环绕,这小溪也没人在意。
第二年他们生了个女儿,就是他的姐姐颜时婧。
夫妻两人和睦,他们将田租给了村里儿子最多的一家,颜忠叔家他们壮劳力多田不够种,而他们两人都不是种田的料。
因不用交田税,他们不仅能有租金还能有一旦粮食,而颜忠叔他们不用交田税还能得更多的粮食,因此双方相处的很好。
有时他们打了兔子什么的也会给他们送些,而颜青雨空闲时也会教他们读书写字作为报答。这也让颜忠叔一家更高兴。
那年颜青雨上京赶考,可惜没能上榜,不过也让他了解了自己的不足。
回到了青河镇,拜见了老丈人,和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