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十一章 帝莫测
自己谋条后路。



皇帝喝尽一盏茶时,跪在青石砖上的皇子和一杆臣子挨不住,伏首叩拜:“拜见父皇(陛下),父皇(陛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帝闻声勾唇:“告诉国师,这次的药很不错,回头朕定会好好赏赐他。”



“是。”



“宣崔玉坤和王怀瑾进来。”



“是。”



未几,崔玉坤和王怀瑾互相搀扶着,艰难地走进寝殿。



他们一进殿,便慌忙跪在地上告罪:“微臣死罪,求陛下赐死。”



“准了。”



崔玉坤和王怀瑾双双吓得心神俱裂,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皇帝是真想砍了他们的脑袋,他们赶忙额头点地,高喊:“求陛下饶命。”



此时的皇帝,怒意滔天,他真想杀几个人平一平怒意,可崔玉坤出自清河崔家,王怀瑾出自琅琊王氏,全不是他想杀就能杀的。



“北夷的使臣呢?”



王怀瑾一听,立刻半抬眼皮,飞快答道:“回陛下,微臣已让卢校尉护送使臣们回番馆休息。”



“船上发生的事,他们看见多少?知道多少?”



“微臣察觉有水匪作乱时,第一时间请使臣入舱室休息,直到事态平息,微臣方才请他们出来。”



皇帝颔首,面上的怒意散开三分。



天下分崩离析后,韩国仗着和前朝皇室沾亲带故,总以正统自居,不止笑话北夷为番邦,野蛮无礼,



亦是讥讽溱国小气,远不及韩国。



是以此番北夷使臣来访,皇帝为让北夷使臣目睹陵阳盛世,特意让礼部请使臣乘坐天苍神舟,饱览九曲胜景。



如今胜景没瞧上几眼,反倒差点让他们撞见一堆不堪事,若再叫他们把这些事带回北夷,以后溱国还指不定被怎么嘲笑呢。



“王怀瑾,务必让番馆的人闭紧嘴巴,若有人敢将天苍神舟内发生一切泄露给使臣知道,杀无赦!”



“是。”



“今日这桩事,你罪过极大,但朕念在你处置尚算得宜的份上,便将罚押后,你且先回番馆,继续招待使臣。”



“谢陛下,微臣告退。”



王怀瑾一退,殿中便只剩下崔玉坤。



“百姓如何?”



崔玉坤摇摇头,面色凝重地答:“回陛下,臣带着都城军赶到九曲湖边时,情势尚未失控,可未等臣开始盘查,有人先在暗处大喊杀人了,百姓惶惶而散。



虽臣竭力安抚人心,可背后人委实狡诈,无奈,臣只得命都城军拔刀以镇压,尽管事态回稳,但百姓死伤不少。”



“不少是多少?”



“回陛下,百姓死一百,伤七十。”说罢,崔玉坤伏首,“臣无能,请陛下降罪。”



“你是无能!”皇帝毫不客气道,“便暗处有人,那也不过人,你带着三千都城军,却叫人这般嚣张,简直岂有此理!”



“陛下说得是。”



“朕说得是?崔玉坤,你可知道在你命三千都城军拔刀



的刹那,百姓便要当朕是个滥杀弱小的暴君?!”



崔玉坤伏首,不敢自辩一句。



皇帝重名,只怕百年后不能留名青史,成为被后世千年万年铭记的贤君,是以陛下绝不允权贵在明面上行仗势欺人之事。



可此番他命都城军当众对百姓拔刀相向,百姓难免要骂陛下昏聩。



他知道,却还是下了这道命令,是因为那时的情形,他若不这么做,枉死的百姓只会更多。



“崔玉坤,朕再问你,百姓可知你为何率三千都城军到九曲湖边?”



(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