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十五章 春意闹
伍砚书其人,说得好听,叫矢志不移,实则刚愎自用,他任职大理寺时,凡是审结的案件,自称桩桩件件都是罪证确凿,绝无错案冤案。



因他脾性实在不讨喜,朝中官员,比他位高权重者,不喜他,不如他位高者,却又不愿舔他。



是以伍砚书虽官拜大理寺廷尉,但家中并不富裕,若今日顾兰时非要伍玉珍赔一万银,伍家当拿不出。



只——



“赵静娘为何这般厌恶伍珍娘呢?”



正此时,卢掌事走了进来:“回县主,赵静娘是赵尚书独女,自小被娇纵养大,在她年满十四时,皇后有意为七殿下求娶静娘为正妃,却被赵家婉拒了。”



这话叫清妧很是不解。



照理,赵家既支持卿云澜,就该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他,如此,待卿云澜登上帝位,赵静娘才能是溱国皇后,赵家一门荣宠不衰。



卢掌事低眉,似是猜到清妧的想法:“县主,赵家之所以婉拒皇后,非赵尚书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七殿下



,而是赵静娘以绝食逼迫,让赵尚书无计可施。”



“赵静娘心有所属?”



“县主猜得极是,赵静娘心慕崔离郎久矣。”



她怎么就忘记了,上辈子崔离郎娶得是伍珍娘!



“崔离郎和如娘的婚事作罢后,娘娘多次请崔三娘进宫喝茶,意思是想让崔三郎娶了赵静娘,可静娘名声不堪,崔家不愿。



是以上月中,在陛下提拔伍书郎为大理寺廷尉后,崔家便立刻去伍家提亲,匆匆定下离郎和珍娘的婚事。”



“等等,你说伍砚书才做了大理寺卿?”



“是。”



上辈子她对朝堂的事不算关心,毕竟后宅娘子多问朝事,便难免坏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美誉。



她只是依稀记得伍砚书在升调为大理寺卿前,一直是个地方官,所以在他来陵阳前,以他平日的为人处事习惯,很难提前和陵阳城的贵家有所勾结。



换而言之,若伍砚书当真是谁的走狗,那也该是他做了大理寺卿以后的事。



“卢嬷嬷,你可知道伍砚书来了陵阳以后,日子过得如何?”



“回县主,大理寺廷尉这个位置不好做,先前的几位大人任期都不足两年,陛下实在找不到合意的人,这才提拔了伍书郎。



而伍廷尉能不能坐稳大理寺卿,暂且不好说,既是不好说,陵阳城的贵家郎君就不可能着急拉拢。”



所以他过得不好。



伍砚书既是外调入陵阳的县官,若城内无人仰仗,那他头几年的日子



都不会太好过。



假如有人在他困难的时候帮过他,那他必定该对那人感恩戴德。



清妧急忙步下坐榻。



“走,去山池看看。”



走了两步,清妧又停下:“卢嬷嬷,你把先前赵家孝敬我的那枚飞钱拿给浓雨,让浓雨速去通源钱庄取一万银。”



(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