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风暴在京城酝酿,终于到了殿试的日子。
按照洪武朝的规矩,
在殿试前,各地方进士要在保和殿候命。
先由吏部再组织一场复试,
说是复试,其实就是热身练笔,好叫这些考生能以最完美的状态面见圣上。
宋朝改革科举,弄出来个殿前唱名,
就是说,
不管你前面考成啥样,只有最后被天子认可了,在殿内念出你的名字了,才算是能有当官的资格。
这就是为了防止,这些人才,成为考官的门生,
殿前唱过名,就是天子钦点,便是天子门生。
这也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
把天下有才的人紧紧握在中央。
刘三吾得意的看向这些学子,这都是由他一手点出来的殿试学子,
作为主持殿试的大儒,
在这件事上,洪武爷之下便是他,
就算有殿前唱名,眼前的这些学子也都会记得刘三吾的恩情。
这就是裙带关系。
你作为一名考生,被刘三吾点出来,不能不报恩吧,
如果不还人情的话,会被打上忘恩负义的标签,以后就不用在朝廷上混了。
欠人情,还人情,是官员们之间必须遵循的铁律,
只有经过这个欠和还的过程,才能让人情官场运转下去,
也就是说,在场的这些考生,
如果有一天成为了科举考官,
一个名额,两个人选,
一个是普通人家出身,学识扎实,出身清白,能力远胜其他人。
另一个普普通通,但他是刘三吾的后辈。
选谁,不言而喻。
世家掌握着这个权力,这个利益集团只会越滚越大,
到处是裙带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丝毫不给普通人上进的空间。
而所谓的科举,也只是一个念想罢了。
能从普通人家杀到殿试的学子,他得比世家子弟更聪明、更努力、更有机遇,
但凡差一点,就是直接滚蛋。
这就是现实的封建王朝,
人吃人。
齐泰和黄子澄都已经步入三旬,
这俩人一个是江西的会试第一,一个是江苏的会试第一,
只见两人上前一步,代表着一众学子,
朝着刘三吾恭敬行礼,
谦逊道,
“先生,学生们谨记今日恩情。”
刘三吾笑得须发乱颤,
挥手道,
“什么恩情不恩情的,老夫就是爱才,你们有才,仅此而已!
哪有什么别的东西!”
齐泰和黄子澄朝着刘三吾笑了笑,
刘三吾回敬一个笑容,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个眼神,就完成了利益联系,
这样的瞬间要怎么记录在史书上,让后人知晓?
做得实在是太隐秘了。
但,除了齐泰和黄子澄这样的老油条,
其余大多的考生,还不知道这其中的圈圈道道,
他们满眼是对未来的憧憬,一心用才学报国。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