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2章 嘉庆帝:什么,军饷要3亿两?
这段时间整理卷宗,通过粘杆处了解的信息,嘉庆帝可是对这些大臣的手段叹为观止。



对于这些买命钱,嘉庆帝照单全收。



但是一统计,脸色又黑了下来。



大臣们捐了足足300万两。



这钱多吗?



很多,用在陆军身上,每人分一杆长矛能拉几十万人。



但那是过去式,现在要和大明的坚船利炮较劲,这300万两扔下去只能塞牙缝。



“罢了,你们要是捐了几千万上亿两出来,朕今天就把你们砍了!



诸位爱卿再合计合计,除了许兆椿,还有谁?”



抄一家许兆椿恐怕是不够的,他不是和珅那种权臣,不是那个皇帝眼中的红人,捞钱不一定比得上和珅。



抄出来的家产肯定是没有和珅高的。



所以,嘉庆又打起了其他人的主意。



他发现,原来抄家是那么爽,不仅可以补漏洞,还能捞点私钱,宣传一下还能搞个明君当当,一举多得。



诸位大臣冥思苦想,最后不确定的吐出几个人名。



嘉庆帝一听,好家伙,这不是十三行的几个当家的么。



“诸位爱卿,抄许兆椿可以安个通明匪,为伪明提供青壮的借口。



这抄伍秉钧他们,有什么借口能服众?”



“自然是私下贩卖鸦片了!”



“陛下,此物危害甚大,两广百姓深受其害,请陛下明察。”



大臣将“私下”两个字咬的很死。



嘉庆帝也听出了他的意思。



乾隆默许十三行贩卖鸦片给百姓来敛财,这上下从皇帝到地方官员都逃避不了责任,这口黑锅得有人背。



乾隆死了,就是死无对证,虽然也没人敢找他对证。



君臣十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就决定了一批人的生死。



知晓当中隐秘的,除了嘉庆和这十几个大臣,其他人都上了死亡名单。



包括内务府的整治,也将迎来腥风血雨。



处理完先帝的黑锅。



众人又将视角投向了报纸。



毕竟,不是有钱就能打败明军的。



从大明报中,可以看出来,大明的武备极为先进。



就满清的这些大刀长矛和几杆破烂火枪,和明军作战就是送死。



这时候,嘉庆想到了当初乾隆八十大寿时,东印度公司送来的一批贡品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如果当时乾隆能够重视的话,满清是不是已经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10年了?



但是想来想去,嘉庆帝又觉得这这件事不靠谱。



如果进行工业革命,势必是需要大量的百姓从繁杂的农事活动中解放出来,需要提高工人的知识水平。



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那就是资本主义的壮大,以及工人阶级的觉醒了。



无论是哪一点,都是对皇权的削弱,对东方集权统治下皇室的削弱。



到了那时,百姓与皇帝、满汉之间还有和平可言吗?



要知道,路易十四的脑袋,刚被砍了没几年呢。



现在看来,乾隆并不是不懂工业化的好处,而是害怕。



害怕皇室的权力被削弱,害怕自己做的那些破事被清算。



自家人知晓自家事,想通了这些,嘉庆脸色有些不好看,想要发展工业的心冷了下来。



不发展工业,就造不出先进的武器,但是这个口子嘉庆并不想开。



经过一翻讨论,最后得到了整军备战、打造武备等老生常谈的结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