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 乾隆盛世还在吗?
另外,对知情不报的一批官员也要狠狠处理。



比如保定知府,比如河间知府,天津知府死了就算了,其他知府可不能放过。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政令下达之后,三十多名官员丢了官帽子,十几人丢了脑袋,这简直堪称乾隆四十五年以来最大的官场动荡。



但这也只是一个开始,因为根据弘历目前所了解的,整个大运河沿岸现在也是一塌糊涂,那些不称职没有能力的混蛋也要被处理。



其实弘历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得知因为惊恐而导致大运河沿岸一派糜烂之态的时候,他也是有些心惊胆战。



他没想到,被他治理了五十多年的国家,在一场灾难面前,居然如此的不堪一击,地方官员居然如此昏庸无能,百姓居然如此的混乱不堪、不辨是非。



其实百姓不辨是非对他来说也不算坏事,或者说他不反感这样的情况,明辨是非的人是不好统治的,不辨是非的人才是好统治的。



但问题在于,你们这些当官的怎么能和那些百姓一样也不明是非、如此庸懦?



难道朕千辛万苦选拔、调教之后的官员们,都是这样一群无能的废物吗?



在整个大清帝国,这样的废物到底还有多少?



朕的江山,真的还稳固吗?



真的还兴盛吗?



乾隆盛世,还存在吗?



这一刻,弘历自打出生懂道理以来,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而原本,这样的怀疑终其一生都没有过。



弘历到死都不会明白一个道理。



专制体制下,皇帝个人的勤奋和进取经过官僚们的层层传导,到达社会基层就只剩下百分之十了。



而皇帝的懒惰、懈怠经过官僚们的层层传导,到达社会基层的时候,会扩大十倍,百倍。



专制体制给皇帝带来绝对权力的同时,也会给他的官僚体系带去不可逆转的神经性伤害,让官僚们放弃自己思考国家未来的可能性,转而全心全意揣摩上意、谋求晋升和增加财富。



这样的官僚并没有什么家国己任的责任感,十分缺少治国平天下的意气,他们宛如一具被掏空的空壳,躯壳里只剩下钻营、苟且、厚黑、甩锅。



以至于连和珅这种大贪官在一群庸碌无能的废物面前,都显得如此的清新脱俗。



至少他真能办事。



弘历一声令下,和珅是真的带着京城户部官员加班加点的处理后勤问题。



他各种调集粮草、军械物资,筹备后勤人员,准备征发民夫、大车、牲畜,顺便还派人南下看看大运河的情况,看看是否能顺利使用大运河减轻军队的后勤负担。



与此同时,他不断派人南下到大军预定的南下路线,要求当地的地方官行动起来,准备承接大军南下路过所需要的一切物资,并且要求他们提前整修道路。



如果大军抵达的时候才发现道路不堪行走,当心他们的脑袋!



和珅贪归贪,收钱归收钱,可人家真能办事也是真会办事啊。



要是没有和珅,乾隆四十五年之后的清帝国国家财政估计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弘历返回京城之后,和珅给他交出了一份很好的答卷,让弘历十分欣慰,觉得至少这个人自己没有看错,虽然外头有些风言风语,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真的做到了临危不乱,也是真的能办事。



这就好啊,这就好啊。



经济上有点毛手毛脚不算什么,政治上听话、能干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乾隆后期弘历对身边亲信官员的普遍要求。



有了和珅和他麾下团队的努力办事,弘历明显不足的精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补强。



一些他已经没有精力去处置的杂事都被和珅处理得井井有条,很快就交给下面具体办事的人去办理了,弘历只要接受讯息给出判断就好。



这点事情,弘历还是能办到的。



于是事情渐渐的推进起来,老朽的清帝国中央机器也开始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