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1章 永兴剑
随后,朱雄英十分亲切的与这些老军匠交谈。



他们投身军旅大半辈子,家人咱都没了,即便回乡也是举目无亲,军营就是他们的家。



如今他们年纪大了,也都是残疾之身,自然不能继续留在军中,按照军制,年过五十岁或者伤残士兵可提前退役,由子孙世袭官职,无子孙者由朝廷赡养终身。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可有些士兵不愿意离开军营,但又无法作战,朝廷就把他们编为军匠,仍然保留军籍,不过是放在后勤当差。



这些人原本都是工部军监局的人,后来被编入科技院,他们的任务也不重,主要就做些烧制木炭,测试武器的轻松工作。



力气活和精细活有专业的工匠去做。



随后,朱雄英在老胡的带领下来到军监局,也就是打造火器部件的作坊,这地方管控的极为严格,门口都有士兵把守。



走进大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里面到处响着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地上则是摆放整齐的火器部件,整个作坊犹如重工业车间。



朱雄英随手拿起一根火铳管子端详起来,问道:“这样的筒铳可以用多长时间?”



“大概发射三百到五百次弹丸就会报废,也有炸镗的情况发生!”



老胡又补充道:“不过,随着工匠制作手艺的成熟,火器的质量也越来越好!”



朱雄英点点头,又问道:“一名手艺成熟的工匠多久可以打造出一支洪武铳?”



老胡坦然道:“不敢隐瞒陛下,一支完整的洪武铳是由多名工匠合力制作完成,有人专门打造铳管,有人专门打造铳身,还有造束铁,引线等,如果摊到个人,一名成熟的工匠大概一个月才能制作出一把洪武铳!”



打造火器是技术活也是精细活,不似冷兵器那般简单,一个人能在一个月之内打造出一把成品就已经很不错了。



明朝没有工业批量生产,更没有车床,所有的部件都需要人工一点点的细细打磨。



洪武铳的造价太高,技术也很复杂,注定不会大量打造和使用,明军士兵用的最多的火器还是三眼神铳,一种结合远攻和近战为一体的神器。



即便是制作粗糙,工艺简单的三眼神铳,明军的装备率也只有三成不到。



作战之时,还是要依靠弓弩和刀剑。



“洪武大炮呢?”



朱雄英又问:“多久可以生产一座?”



“回陛下,在不缺材料的情况下,二十名手艺精湛工匠可在三个月之内打造出一座合格的洪武大炮!”



“嘶……”



朱雄英有些出乎意料,洪武大炮打的时候挺过瘾,但制作起来却十分困难。



从生产洪武大炮开始,科技院已经产了四五百座,其中有一半都送给了九大塞王以及九大重镇的城防之上,其中以秦晋燕最多,谷辽宁次之,其他内王也有,不过数量很少。



还有两成送到了北方重要关隘之中,如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等。



最后的三成全部用来装备大明舰队,包括贵重的洪武铳,也是优先配发海军。



朱雄英比任何人都重视海军的打造,内库的钱有一半砸在造船上,还有三成砸进了科技院,剩下的都在宝钞衙门。



如今国库空了,内库也空了,小皇帝现在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穷光蛋,有钱从来存不住,不花就难受。



但朱雄英自己明白,他的钱全部花在了刀刃上,这个钱花的值。



看完火器作坊,朱雄英又来到制作冷兵器的兵仗局。



兵仗局才是科技院的主力,不仅锻造刀剑一类的常用武器,还有制做盔甲,弓弩,甚至缝制军装,军服,军被等。



兵仗局原本属于内八监,和军监局一样,被剥离出去,归于科技院。



里面有一部分工匠都是太监,毕竟也算半个女人,适合做一些精细活,即便打铁也都是好手。



太监既不是神功盖世的武林高手,同样也不是手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