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42章 YM-12
B级基地,原来的一片停车区被崭新、漆面刚刚风干的新厂房覆盖,一个个巨型器件被运件来起吊、安装。



四院和601所的技术人员目瞪口呆地看着一台超级巨兽开始组装成型,整个人都处于极度震惊的状态中。



这个厂房正在组装的,是一台自重三万吨,12万吨压力的液压模锻机YM-12。



12万吨液压模锻机!



在它之前的世界第一是华国制造的8万吨液压模锻机,再之前是前联盟47年前制造的7.5万吨模锻机,世界上还拥有数万吨以上模锻机制造能力的仅有阿美、髪国、露西亚以及华国。



而YM-12,直接打破了前人的记录,使得人类液压模锻机的压力首次突破十万吨。



YM-12地上高度接近40米,地下超过18米,100吨以上的单体零件超过60个,直接创造出了新的历史记录。



YM-12……YM-12是什么时候立项的?去年10月。



自谢廖夫接下了腾云工程的发动机以及总体设计后,最大的难题就是机体重量控制。



一架起飞质量200吨、能够往返天地之间,重复利用100次以上的空天飞机,如何把空重控制在35吨以下?



单从材料上来说勉强足够,但是对于加工工艺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求使用难以加工材料制造的机体必须尽可能融为一体以减轻质量,同时保持强度。



这样的高难度的机体加工有两个办法:3D打印或者整体模锻。



3D打印以目前的技术还不够,而且对材料上要求比较麻烦,所以合适的方案是用超高压力的模锻机加工,又快又能保证强度。



国内的八万吨液压模锻机勉勉强强刚好足够,但是它的任务太多了,自从2013年投入生产就接到了数不清的任务,计划都排到两年后了,根本没法挤出时间为腾云服务,就算插队也得再等一年。



谢廖夫根本等不及,于是试图用研究院来搞定最理想的10万吨以上模锻机,没想到几乎没花多少钱就搞定了设计工作,于是马上开始安排部件给车间和供应商生产。



为了保证效率,两架安1250直接从厂家空运部件,恐怖的载荷能力基本解决了所有零部件的运输问题,到了基地内就很好解决了。



同样参与进行腾云工程设计的主力还有航天局和601所的精英设计人员,他们之前一直在自家地盘按照谢廖夫的要求进行机体部分设计,原本以为至少是个四五年的长期工程。



结果在上个月,TP-25“庐山”发动机在大漠基地试飞成功,完美达到技术要求,直接吓了他们一跳,不敢相信这种工作方式“东拼西凑”的发动机竟然真的能稳定运行。



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601所其实还是很有傲气的,原世界线他们输掉五代机竞争后把投标的“97方案”改改,用了9个月时间造出来第二种五代战斗机FC31“鹘鹰”,这只是他们一个生产联合体用自己的力量做到的!



所以在得知自己竟然要在腾云工程中给谢廖夫打下手是很不服气的,但是在看到TP-25的那一刻一切质疑都烟消云散,只剩仰望神迹一般的敬仰。



再后来谢廖夫说可以进行机体的部分试制,称基地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他们还以为会是什么奇怪的创新路线,结果没想到是大力出奇迹。



12万吨液压模锻机,加工腾云的高强度机体绰绰有余,当然顺便加工一下大型船用主轴、超高强度航天器部分等等也是不在话下。



只是,这个玩意造出来只用了五个多月?!



“谢总,这,这实在是……”



601所的研究员指着YM-12说不出话来,无声无息出现的超级模锻机,这简直太吓人了。



谢廖夫:“这也不是我的功劳,我是设计飞行器的,YM-12是中型机器部的项目,而且我们国内很多厂商也参与了制造,之前的八万吨模锻机他们基本也参与了。”



“可是,可是……”



谢廖夫:“好了好了,我要求的翼梁优化设计完成了吗?那里可是承受高温和高压的主要区域,即使增加一点重量也没关系,必须要保证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