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章 抢饭碗
经与航天局持平甚至略胜一筹了,差只在规模和技术积累上。



当军工厂的代表来到新远航天时,差点没怀疑自己是不是飞错了地方。



这怎么和津沽的火箭制造厂差不多呢,而且还看起来更先进。



而且此时工厂正在制造要交付给六院的火箭发动机,并且拿出一台首次尝试用新增的3D打印机加工部分零件。



比如以往的火箭喷口是先做出个椭圆的模型,再放在锻模机上旋转挤压,加工成最后的成品。



现在打印机在基座上从0开始,一点点就能做出合规的产品,连其上的部分零件和架构也一次性加工成型,既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焊接工序和重量。



一个字——先进!



“陈代表,像这样的发动机,现在完整生产一台只需要86个小时,而我们能一次同时生产四台,平均一台不到22个小时,也就是说120吨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我们厂平均一天就能生产一台!



六院向我们采购3台,只需要3天就能完工!”



负责接待的副经理拍着胸脯,一副无比自豪的样子。



“厉害,厉害呀!”



军工厂代表陈旺对新远宇航动力公司的技术实力是完全信服了,不住地拍手称赞。



这下连航天局都来买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哪知道这个副经理完全是在吹,86小时的理论工时是事实,但受限于经验和熟练工人少,这个数字水分很大,目前只存在于理论上,但即使是这样也足够令人敬佩了。



“胡经理,请问你们的新远一号丙单次发射费用是多少呢?”



“不多,人民币正好三千万,载荷越多单价就越划算,最低4万一公斤不止是宣传,实际也这个价。



当然如果载荷重量轻了也是这个价,毕竟我们每一枚火箭的成本都是固定的没法改。”



陈旺点点头没有反驳,火箭运输不是计程车打表,既不能重复使用也不能说少载荷就能偷工减料,自家110公斤的载荷如果单独发射那每公斤价格得飙升到28万,显然不合适。



不过他既然代表军工厂过来,肯定是早有预料。



“我们的载荷虽然只有110公斤,但这只是原本计划,如果单价是4万元,这个数字会翻一倍。



而且还有三四家和我们有差不多需求的企业,运行轨道都是SSO太阳同步轨道,凑在一起接近600多公斤,总价如果不超过2500万就能接受。



但是这个发射有时效要求,必须在今年12月之前入轨,不过我想对你们不是问题。”



陈旺难得没有讲价,因为4万一公斤的价格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了,除非打LEO低轨,国内拼团才差不多能摸到这个线。



新远宇航收到了意向,回头上报给林炬。



林炬仔细思考一番,如果这600公斤载荷升空拿到2500万,盈利空间在700万左右,但如果考虑到新远一号改型的研发投入,也就能赚五百万。



他丝毫没有将全部改进成本算进去的黑心自觉,反而觉得自己太善良了。



虽然赚的少了点,但毕竟是第一个商业订单,就当优惠吧。



过了一天,陈旺就看到胡副经理一脸难为情的样子:



“说实话,我们火箭的制造成本就是两千多万,三千万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低的数字。”



陈旺:我相信你()。



“但是呢,作为首个选择我们的商业用户,林董事长说了,2600万,我们不赚钱交个朋友。



并且火箭2个月内择机发射,卫星到位就没问题,至于发射保险全看你们的自愿。”



嗯,航天发射也是有保险的,至少现在有。



再过几年经历了私人航天几次惨痛的失败,生生让瑞士一家保险公司都承受不住退场了。



2600万正好摸到了陈旺的价格最高点,稍稍超出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