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叮零咣啷,窸窸窣窣的动静:不管坐在哪一桌,之前是哪个方向,现在一律朝向大屏墓。
然后,人手一支笔,一個小本子。
当然,只限国博项目组。
其它人或是无奈,或是愕然。
马献明解释了一下:“李老师的思维比较活跃,随时随地的都会讲到一些新的东西,有时也会是要点和重点,有时在实验室,有时在野外……所以研究员们都习惯了,随时随地都会带着纸和笔……”
苏秀大受震憾:她想不通,李定安是怎么把一群傲骨嶙嶙(谁都不鸟)的研究员,管理的这么有服从性的?
几位领导也久久无言。
看看这些国博的研究员,再看看左朋调来帮忙的那些人。
当然,这怪不到左朋:之前只是帮忙,研究的又是蒙古瓷,他们学了也没用。
但从今天开始就不一样了……
米书记没说话,只是看了左朋一眼,左朋突然就开了窍:“书记我明白,我待会就通知!”
马献明都愣住了:这家伙怎么变聪明了?
……
录像开始播放,有无人机的俯空镜头,也有影像组就近拍摄的考察和发掘录像。
画面很清晰,音质处理的也不错,还做了剪辑,剪掉了一些无意义的镜头。
刚开始,一切正常:左朋请李定安鉴定罗盘和朱古钱,李定安又找京大和故宫帮忙。
再之后,左朋带李定安去了罗盘卖家,也就是牧民家里。
然后马献明在发掘瓷窑的过程中发现佛头、八宝瓦当,李定安上老道山,对山顶遗迹进行了初步考察。
再然后,马献明在山下发现分金标尺,李定安进一步确定,山顶遗迹为大型的风水罗盘……
艾部长格外惊讶:“马所,你们连这样的镜头都有记录?”
她说的是鉴定罗盘和去牧民家里那两段:那时候,谁都没料到一块找不到出处和来历、甚至无法定性用途的铜盘,会和大型遗址有关。
包括李定安。
他们依旧录了下来,艾部长就觉得很奇怪:仿佛李定安能未卜先知……
但没那么玄。
“一般不记录,但涉及李老师的部分就要记录……”
这都是经验。
要没录像,猜一猜丰城的那些文物最后会怎么样?
要没录像,保定的祭红甪端、白瓷观音也到不了国博的展厅。
包括蒙古瓷立项,要不是有同步的录像,项目审查的绝不会那么轻松,更不会有之后的一路绿灯……
还有这次考察瓷窑,甚至引起了内部人员质疑,也由此可见,李定安寻找遗址的方法和过程有多奇特,到时外部又会有多少质疑的声音?
没关系,有录像……
经的多了,就会形成一些在外人看来很奇葩的规定:甭管李定安在研究什么,哪怕是一坨屎,你也先给我录下来再说。
何馆长的原话。
方志杰专门就是干这个的,有时候也会是舒静好……
马献明大致讲了讲,他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会这样。
感受也就更深了:李定安最擅长在平凡的地方发现奇迹,不记录不行……
录像继续播放,李定安从沈阳回来后,开始出野外。
大致就是先确定大概区域,再分区探查,再组织人员挖掘。
确定区域的方法简单到古朴:李定安拿一块罗盘,头顶再飞一架摄像无人机,满青龙山的转。
探查好像也不难:用便携式地电、地磁、金属探测仪等。
帮忙的人也不少,左朋、万成标、卜涛,再加两个考古队。分工也很明确,二十多号人分四组,负责探查李定安初步确定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