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
其他几位齐齐点头。
“有两件今天就到时间了,一撤摊,明天又得重新寻摸……赶紧的!”
“对对……”
“那爷俩呢?”
“还在逛!”
“发信息:下一件!”
几声吆喝,众人分头行动。
这次是41号摊的哥釉青花尊。
尊这东西始于商代,其实就是小一点的鼎,不过是陶的。大多数时候都用来盛酒,偶尔也会用来祭祀,是墓葬品中比较常见的陶器之一。
宋以后,基本就失去了实用功能,变成了纯粹的装饰品,名称也五花八门。有的以图案命名,比如观音尊、牧丹尊,有的以形状命名,比如鱼篓尊,萝卜尊。但器形还是以“瓶”和“罐”为主,不过要大一点。
这一只就是,要说他是青花大罐也没错,不过仿照哥窑的特点开了片,釉面呈“碎纹状”,所以叫哥釉青花尊。
女人来之前,李定安已经上过手:明代天启年间的东西,图案是明代比较常见的五福图,款也是明代民窑常见的颂语款:永保长春。
所以这是明晚时期民窑的物件,做工还行,保存的也相当好,表面并没有开片瓷器最容易出现的“崩釉”的现象,而且还是大件,一百六十万的估价不高。
卖家比较实诚,也可能是急着用钱,定价两百二十二万。这价格同样不高,如果让李定安估计:两百万左右。
大致看了看,本来准备看下一件东西,看到那几个绕出墙角,好像要往这边来,李定安就再没走远。
这次换成了那女人,还是一样的剧本,还是一样的套路。
“大哥,你这东西不对!”
“哪不对?”
“开片后做的!”
“不可能……这可是文博会的专家鉴定过的……”
“专家说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
“那你说,咋做的?”
周教授倒是教过,女人没记全乎,自然说不上来。
但她一点都不慌:“信不信由你,我就是这么一说!”
话音落下,人也站了起来,“噔噔噔”的转向了下一个摊。
大哥有点懵,看了看女人的背影,又看了看眼前的物件:看着挺内行,但说出的话,怎么就这么不中听?
一看这表情,李定安就明白了:这位比之前卖碗的那位还外行,才第一个你就怀疑了,后面的怎么招架?
当然,也有可能是受了传言的影响:连专家都被抓了,他鉴定过的东西有点问题,很正常……
正狐疑着,第二位也来了,这次换了个比较老相的,约摸五十出头。
同样的,手法很专业,派头和架势不比会场内的那些专家差。
看了七八分钟,他先摇头,又叹气:“冻过,又炸过”
就说了五个字,然后起身就走,头都不带回一下的。
大哥急了,伸手去抓袖子,但人已经走出去了五六步。
李定安看的牙痒痒的:这伙人摆明提前踩过点,更深入研究过,挑的全是相对好骗的,而且对这些卖家的性格多少了解一些。
莽撞的就用激将法,比如刚刚那个卖碗的。实诚的就直接点: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就像眼前这位,急得眼角都开始颤了。
乍一看,这物件釉面上的裂纹确实有点黄,黄中还透着“油晕状”,有点像后做旧时下过油锅的迹像,但这是保存的太好,自然形成的泌色过浅的缘故。
李定安敢保证,再随便找一件开片瓷器,都不需要明晚,清早的就行,裂纹的颜色不是灰,就是黑。
这伙人倒好,明明是优点,愣是被他们说成了缺点?
要不然怎么说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不管初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