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67章 是哪里除了差错?
第367章是哪里除了差错?



“难以置信,实在是难以置信,贫僧只道许良在治学之道上颇有圣人之姿,未曾想他在治国之道上也有经纬之才,这份条约涵盖之广思虑之周全令人震惊,说是顶级的政事设计丝毫不为过!”



姚广孝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万国条约的惊叹之意,他实在无法想象一个全新的政事设计居然能如此成熟。



要知道现在朱棣他们甚至都还没有出海,海外也没有任何一个封国存在,但是许良现在都已经把未来的一切都设想完成了,这是不是太超前了一点?



姚广孝看完之后甚至都能想象出来这套体系该如何运行。



“不过就是一份条约而已,真有这么厉害?”朱棣皱了皱眉,他觉得姚广孝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了。



姚广孝却深吸一口气,然后摇了摇头:“条约只是明面上的东西而已,真正厉害的是一旦这个体系成功了,那么大明几乎可以获得半个世界的资源,而且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成本,因为诸国作为体系内的一份子一样也能从这个体系中获得利益,大家都会自发维护这个体系,而诸国越是维护这个体系,大明也就可以攫取更多的利益,可以想象照这个设计进行下去的话,未来的大明将会成为一个极其可怕的世界霸主!”



朱棣听得一愣一愣的,老实说他觉得这有些太过夸张了,但是他却也十分认可姚广孝的见识和眼光。



就依靠海外封国的战略还有这个国际体系,大明真就能实现这么宏大的目的?



朱棣对这个事情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开疆拓土这个层面,完全没有意识到在经济和产业形成国际体系之后,汇集半个世界的资源的大明会变得何等恐怖。



他只能心里若是自己做的事情真的能有如此作用,那至少心里头好受不少了:“既然如此,孤回头好好研究一番这个条约。”



姚广孝深以为然:“殿下确实应该好好研究这个,如今出海已成定局,与其自怨自艾不如接受现实谋划将来,建国之后如何发展壮大,或许就在条约当中,看清楚了条约内容,也就看清楚了利益所在。”



朱棣只能叹了口气,他当然知道自怨自艾没有用,只是这次打击来的太突然而且太大了,他一时缓不过来。



但终究他是要面对这个事情的,眼下最值得考虑的就是尽可能为出海做准备,为将来谋前途。



海外封国说的容易,但是要渡过漫漫大洋抵达彼岸,然后于荒地之上建功立国这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困难和痛苦。



朱棣现在急需一切资源,而其中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人才资源了,军队自己有,钱财物资有朝廷援助,船队也是朝廷准备筹建,唯独王府的人才不够用。



以藩王府现在这点人,根本不用谈海外建国的事情,他需要大量的读书人来做燕国臣子,可是这并不是容易事情。



有能力有追求的人只要脑子不犯抽就不可能跟着藩王出海开荒,朱棣很清楚自己能搜刮到的人顶多只能算是二流人才,这种情况下每个人自己都不能随便放过,优秀顶级的人才更是说啥都要跟自己绑在一起。



而说到优秀顶级的人才,朱棣眉毛一挑,转头就看向了身边的姚广孝:“孤受天命出海而建国,这是功在千秋之伟事,而这样的事业只靠孤自己一个人是做不下来的,孤还需要一位经纬之才替孤建设燕国,而道衍主持就是孤所需要的人才。”



divcss=&ot;ntentadv&ot;姚广孝一听到这句话,刚刚还在为万国条约啧啧称奇的脸一下子僵住了。



他转过头看向了朱棣,有些尴尬的笑了一笑,然后单手竖掌,俨然一副得道高僧的宝相庄严样子:“阿弥陀佛,贫僧能得殿下如此看重实在是不胜荣幸,只是贫僧一介出家之人,只求一心礼佛远离俗务,实在是做不了那等大事业,恐怕要让殿下失望了。”



朱棣心里头一阵冷笑,本王以前给尽好处和脸面,现在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干了,能有这等好事?“主持礼佛之心本王着实佩服,到时候燕国建立起来之后,孤定专门为主持兴修佛寺,以佛教为国教,立主持为国师,总之无论主持需要如何事佛,孤都能满足主持之需求,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姚广孝慌了,他真的慌了,他很久都没有这么慌过了,此前他一直宽慰朱棣来着,但是当他的命运有可能也要和朱棣一样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