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80章 自行车
声神物,然而今天看到了这么多,他们都是麻了,怎么西安府不声不响闹出这么大动静来。



“陛下过奖了,其实这样的精密的东西能够批量生产,靠的不光是巧思急智,更多的其实是精度加工和标准化生产。”



divcss=&ot;ntentadv&ot;许良可不会放过这么好宣扬自家理念的机会,他马上就把话题重新拉回当初的配件加工上,只见他立刻把当初从配件厂拿来的几个东西让朱元璋观看。



“陛下请看,这是同一个生产线加工的齿盘,微臣随意抽取了几个,但是臣敢保证,这些齿盘之间的精度误差,不超过一毫米!”



许良说着,就掏出来一个金属的卡尺进行测量,众人也都好奇的围了过去。



只见许良一会儿测量厚度,一会儿测量孔距,一会儿又测量齿宽,几个齿盘相互一对比,果然如他所说误差极小,也只能这卡尺才能测出来了,肉眼很难看出差别。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承认这看起来确实很厉害,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而许良也很快就给出了答案,解答了众人心里的疑惑。



“正是因为配件厂的精度机床和质检把关,才能实现工件的精度把控,而各种零件都实现了相同规格标准之后,我们才具备复杂机器批量生产的可能性。



像自行车这种相对复杂的机械来说,如果不能批量生产让尽可能多的人都有能力使用,那其本身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了,而这也是工业化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所在。



以前大家都舍不得穿衣服,好点的布料直接就属于奢侈品了,这些东西虽然本身价值高,但是社会绝大多数人都不能享受到。



而自从纺织厂制衣厂设立以来,西安的布匹和衣服的价格近乎腰斩,大多数人都能穿得起衣服了,衣服卖的越多,那随后就生产的越多,生产的越多越好,均摊成本之下价格就更加便宜,社会财富是一直增长的!



这就是工业化,只有规模化生产才能真正发挥工业的作用,而要规模化生产,就如同现在的自行车一样,所依靠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标准化!”



一番话说完,朱元璋若有所思,朱标频频点头,就连此前很少听说工业这个概念的大臣们,也全是一副沉思的样子。



这一番话,可算是把工业对社会的积极意义解释了一番,朱元璋和朱标都是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毕竟许良纺织行业的举例确实很直观。



而那些对工业不明所以的官员们,也借此知晓了工业化的一些理念,他们突然发觉,这以前不怎么关心的一种说法,现在听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而且这还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主张,而是有了实践成果的,如果没有眼前所见的一个个工厂和工业商品,光凭许良干巴巴的说这些东西,他们看都懒得看一眼。



而这些反应正是许良所需求的效果,没有比现在更好更合适的舞台了。



能站在这个地方的人,无不是时代顶层的精英,他们这群人决定着神州大地万千生民的命运,也主导着华夏文明的走向,许良不求能完全让他们改换门庭奉行工业科学,但至少也要对这些理念有正确的认识。



减少自己的阻力,其实就等于增加自己的助力。



“陛下,动力上的突破以及机床精度的提升,已经具备了生产相对复杂机械的条件,刚才的那些配件厂不仅仅是为了自行车提供生产零件,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机械的组装厂。



比如留声机,发条时钟,缝纫机这些机器,这些年实验室都有研制成功,经过不断摸索最后转化成了生产工艺,现在都已经正式投产了。



说来也巧,正好是陛下您抵达新京的时候,就是这些工厂正式开工的时候,或许这也是天命应时!”



许良最后一句话,也难免拍上一句马屁,不过朱元璋也只是撇了撇嘴十分嫌弃的看了他一眼,都懒得回应。



这拍马屁的功夫也太差了点,明显功夫不到家嘛,傻子都能看出来是故意等着自己到了才开工,还美曰其名天命应时,你还不如直说了呢!



不过关于许良说的那些个新的机器,朱元璋倒是真有兴趣。



这么多年过去了,饶是他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