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2章 心证,实证
第102章心证,实证



听到此处,章宰不得不心惊,他终于明白许良想做什么了,这个小子想建立学术之标准,如果让其成功了,那么这将是对儒家,或者说是对传统学术最沉重的一击。



“同样是不能证实不能证伪的东西,为何我说的你们就不认,圣人说的你们就认了?”许良眼神疑惑的看向所有人,而他们也无从回答。



在他们的认知里,圣人的话就是绝对正确的,他们本能就不会去证实或者证伪,因为圣人本身就是标准,没人会去想圣人会不会说错了。



章宰沉声道:“圣人所以成圣人,盖因圣人品德高尚,智慧高超,其对世界所思境界本身就远超世人,其言行于世人而天然可为真理,圣人之言即标准,圣人之言即正确,此无需证实,亦无需证伪!”



章宰一说完,下边的那些儒生士子都回过神来,纷纷高声叫好认同。



“是啊,圣人可以为圣,那是已经达到了常人不及的境界,那么圣人的话,我们当然可以视为真理。”



“没错,圣人的言行能成为标准,前提是他就是圣人,而你许良现在算什么,伱说的话能和圣人的话相提并论吗?”



“对,别说圣人了,同样的话章先生和你一起说出来,我们都会天然认同章先生,这是因为章先生的德行为受我等认可,他的话自然也能让我等信服,而你却是不行的。”



“要鉴圣人真伪,等你先成了圣人再说吧,不然你没那个资格。”



章宰一言,顿时让整个会场气势为之翻转,原本还哑口无言的儒生世子们,都开始反击起来。



气势汹汹的样子,似乎真要把许良给压垮一样。



前两日的论战让引发了许多人的深思,但更多的儒生是难以接受许良的那套东西的。



以至于到了论战的最后一天,论战的主体已经悄然变化,成了许良面对在场诸多的士子儒生,而不单单只是和章宰之辩论。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许良面色不变,不慌不忙:“诸位说许良现在不如圣人,许良是认的,那就不说我了,咱们说回圣人。”



众人只道许良这是服软认输,都是欣喜不已,不过许良接下来的话,却又是让他们全都沉默。



许良不以为意的笑了起来:“那就说回善恶之论,此说正反两面皆出儒家,孟子讲性本善,荀子讲性本恶,你们说,这二者谁对谁错?”



众人都是愣住,章宰也是神色一僵,沉默下去。



许良这么一问,他们突然发现之前说的话似乎不太对了。



许良平静道:“不论谁对谁错,两个圣人总要错一个,那么你们说圣人言行即真理就不成立了,既然是真理,那怎么会错呢?”



这一下,刚刚还得意的儒生们都沉默了,刚刚还说圣人不会错,可一个善恶的争论就顿时自破其说,打脸来的实在太快。



众人无言以对,许良却不会就此打住:“荀子孟子,谁说的才对?如果圣人都不能作为标准,我们该以什么为准?”



许良先等了一阵儿,给足他们思考的时间,而众人也确实认真思索起来。



等一段时间过去后,众人迷茫的抬起头,再度看向了许良,许良这才继续侃侃而谈。



“如果对一个事物评判,你觉得是这样,他觉得是那样,那这个问题永远都不会有定论,因为这是主观的评判,这是没办法证伪也无法证实的,所以我们评判事物既不能你觉得,也不能我觉得。



评判客观事物,不能以主观思维牵强附会,而是应该以事物本来面貌进行认识和判断。



divcss=&ot;ntentadv&ot;例如讨论善恶,就应该讨论行为本身,因为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以行为结果评判行为善恶,而不应该以内心善恶去评判行为善恶。



主观的东西归主观去讨论,你觉得人性本善也行,你觉得人性本恶也行,但不能以此去判断客观事物。



对事物的标准必须是立足客观事实的,尊重事物原本面貌,只有能够证实及证伪的东西,才是可靠的,才是有效的,才是客观的,才经得住所有人推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