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章 科学方法论
自然也对儒生的反应感同身受。



实际上在看到这篇头版文章后,朱标第一反应是本能的抗拒。



许良所谓的空气结论,实际上是在争夺对“气”的解释权。



许良所说的“空气”,和儒家的“气”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儿暂且不说,但是儒家士人是很容易把两者混为一谈的。



甚至有心人即使明知不是一回事,也会当成一回事儿,然后借此对许良和科学进行攻击。



思想上的争论都是非此即彼,无法兼容,不是你对就是我对,承认你就是否认自己。



如果认同了许良的空气论,那么儒家该如何自处?



儒家先贤对“气”的解释是对还是错?



世人是该听科学的,还是听儒学的?



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气”,但背后意味着的是对世界万物的定义权。



无论是哪一方只要赢了一次,那么他就能用自己的方式定义更多的东西。



古往今来的思想斗争,往往为了一个细微问题就能争得头破血流,根本逻辑就在于此。



而到了现在,当这篇文章发表出来,不管许良有没有那个意思,儒家士人都本能把自己置于被挑战者的位置之上,那自然要对科学这个挑战者口诛笔伐!



朱标毕竟是太子,学术思想上的事情他是不会过于代入的。



儒家有儒家的立场,太子有太子的立场,一个太子不至于去给儒家冲锋陷阵。



所以他对科学仅仅也只有一点本能的抗拒,没有学术立场上的偏见,反而能更客观的看待科学。



而现在在场的这些儒生士子,一个个喊的震天响,但让他们说出个一二三来反驳文章他们也说不出来,只能做无端的指责罢了。



朱标忍不住感叹,北边的学术水平还是低了些,若是换成南方士子,随随便便就能找出一大堆攻击角度。



望着搁在桌上的报纸,朱标笑着摇了摇头。



这篇文章发出来,怕是戳了儒家的肺管子了,为了维护自己的话语权,它一定会疯狂的攻击许良这所谓的科学思想。



已经很久没有新的思想能够挑战儒家了,而现在这个科学显得未免稚嫩。



所幸现在《关中周报》只覆盖了西安府发行,能接触到的儒生士子也都是西安府的,许良也只需要面对西安府一地儒生的压力。



这样的文章,如果发向陕西全境,或者整个大明全境的话,那才叫真的点火药桶。



许良这家伙一心要宣扬这个科学思想,他有这个心里准备面对未来的狂风骤雨吗?



朱标只要稍微想想那个场面都会觉得可怕,许良这小身板,哪里经得住天下士人的口诛笔伐哦。



(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