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章 许良发家史
第3章许良发家史



西安城外,随着热气球飘远,还留在城门口的人已经不多了,零零散散的虽然讨论热烈,却也不像之前那样拥挤热闹。



在边缘清净处,朱标的身边站着一个约五十来岁的男人。



此人虽然身穿常服,但是那股子凌厉气势却遮掩不住,只有在朱标身边的时候,他才会如一只乖猫一样收起所有爪牙。



他不是别人,正是赫赫有名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



身为锦衣卫的头子,此行也是受朱元璋的命令,亲自护卫朱标周全,同时也作为朱元璋的耳目监察西安情况。



按理来说,太子不该和这样位高权重的臣子走的太近,这很容易引起皇帝的不满和猜忌,但朱元璋和朱标这对父子却没有那么多忌讳。



历史上多数皇帝和太子都是君臣父子,但朱家这对父子却是父子君臣。



或者说只有朱标是那个泥腿子朱重八的儿子,其余的皇子大约只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儿子。



这两父子的亲密程度根本无需避嫌,蒋瓛身为天子近臣,心里自然也清楚,所以并没有自作聪明保持距离,而是把朱标当朱元璋一样恭敬对待。



“殿下,您要我查的事情已经有结果了,只知道许良此人是五年前从终南山突然走出来的,官府只当他是该地山民,给其落了个户,但具体来历却不知了。”



听到蒋瓛的汇报,朱标点了点头,这种事情倒也算不得少见。



大明立国不过二十多年罢了,此前这片华夏大地还是烽烟四起一片焦土,各地军阀相互混战,再加上蒙元这么个要命的,百姓几无立身之地。



不少人为了逃避无穷无尽的征兵征粮,只能上山苟住,等到天下太平再下山,这也算是躲避乱世的一种方法。



如今大明一统天下,渐有繁华盛景,这些昔日山上苟活的百姓自然也会陆陆续续下山,说不定许良就是这些逃难百姓的后代。



见朱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蒋瓛也就继续说了下去。



“那时候许良不过十五岁,仗着识文断字写起话本来,虽然文辞浅陋,但开创的武侠风格却颇受欢迎,一年下来靠着卖书还真有了不少余财。



不过他是个怪人,有钱了不想着成家立业,却弄起了个科学书院。



起初周边百姓见他识文断字,又不收几文学费,虽然年轻的过分了些,但把孩子送来认个字儿也是好的,他倒也收了些学生。



后来周边百姓却发现,这许良不教圣贤书,却尽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什么石头为什么不往天上飞,什么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这些父母生怕把自家娃娃教傻了,纷纷退了学,那科学书院的名声也就彻底坏了,以至于到今天,许良也只是捡了两个乞儿兄妹做学生。



这两学生都跟了许良的姓,还都让许良起了新名字,大点的哥哥叫许公式,小的妹妹叫许定律。”



听到这里,朱标的表情有些怪异起来,这许良果真是个怪人,做的事情也难以捉摸,哪有十几岁的少年开书院的,这不胡闹吗!



开书院也就算了,但他明明识文断字,却不好好教书尽弄些歪门邪道。



如今就剩这两个便宜学生,也要硬守着书院,怪哉怪哉。



不过这家伙本事是有的,虽然看着不靠谱,但十几岁就能有点家业,一般人还真的办不到,今天更是完成飞天这种开天辟地的壮举。



“然后呢?”



“然后殿下您也知道了,这书院办的报在西安风行起来,他们也算有了持续收入了,直到今天,这许良又弄出这般大事。”



“嗯本宫知道了,此后你也不必过多调查,本宫会适时亲自过去见见此人。”



蒋瓛恭敬的拱手退下,消失在黑暗当中。



了解到前因后果,朱标觉得自己还是要见一见这个怪才的,不说别的,光是为了报纸这个东西都值得一见了。



而且今天所见热气球,朱标还真挺想知道怎么飞起来的。



“你们想知道我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