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山其实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说话,毕竟在场的很多高管都反对奇迹投资轻易涉及重资产行业,去建独立的电动汽车工厂,如果这个时候反对大家的意见,很容易在职场上陷入孤立。
可是李大老板亲自点将,老郑只能硬着头皮道:“李总,各位同事,我本人支持李总的意见,我认为我们奇迹投资的电动汽车计划想要顺利实施,就必须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动汽车工厂。
大家都知道,我是国企出身,之前努力了十几年,好容易做到了国企的人事部门的高层。我简单谈谈我在那家国企的感受。
我所在的那家国企工厂,是一家生产衣帽鞋袜的纺织用品的厂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厂的业务非常好,我们生产的产品,不但在华国叫得响,也有很大一部分出口到国外。除此之外,我们厂还在央视打过广告,我们厂的品牌在整个华国也算是有着不小的名气。
可是后来,新厂长上任之后,说是要减员增效。先是把公司很多产品线都外包给一些中小企业,然后贴上我们自己的牌子进行销售。至于之前的员工,大量被以优化组合的名义给下岗裁员了。
这么做结果可想而知,那些代工厂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客户买回去的东西没穿多久就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厂的利润虽然确实提高了不少,可是连累着我们厂的牌子也臭了。
再后来,我们厂领导依旧觉得利润太低,干脆就做起了品牌授权的生意,只要愿意给钱,甭管什么妖魔鬼怪,都可以挂着我们厂原来的牌子生产产品。打我们厂牌子从产品,也从最初的衣帽鞋袜等纺织品,增加到剃须刀,足浴盆,热水壶,甚至保健品,情趣用品之类奇奇怪怪的东西。
至于原本我们厂的员工,除了运营部门和广告部门外,其他几乎全部被遣散。就这样,我们一家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厂,变成了这么一个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
我举我本人的例子,是像讲一下社会责任的问题。我们开工厂也好,经营公司也罢,在赚钱的同时,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我们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以现在国内成熟的供应链和代工系统,我们奇迹投资搞电动车,确实可以不用自己建厂,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研发和销售上。
但是我觉得,像汽车这在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如果没有我们自己的工厂,那不但意味着我们在推进电动车计划的过程中会受制于人,也会失去技术和市场的及时反馈。更重要的是,会让我们失去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车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的工厂,单说电动车领域已经实现盈利的大型公司,比亚迪和特斯拉,同样拥有自己完整的生产线。反倒是刚才有人提到的蔚来、小鹏、理想之类走研发路线的轻资产公司,一直亏损连连,至今尚未盈利。”
郑立山的发言,勉强算是站到李月祺的一边,支持奇迹投资独立建设的汽车工厂的计划。可是也招致了相当一些高管的不满,他们不敢公开反对李大老板的意见,却打算拿老郑作为攻讦的对象。
一名李月祺都没怎么见过的高管道:“我认为郑总话有些片面,他举了原本国企的例子,还说企业一定有社会责任,这些内容都有待商榷。
大家聚在一起经营公司的目的是什么,说白了为了赚钱。社会责任之类的东西,自然应该由全民所有的国企去承担。我们奇迹投资是私企,大家只要努力赚钱回报股东就可以了,干嘛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既然现在制造新能源车,跟制造电子产品差不多,我们应该以苹果公司榜样,制定相应的供货商的技术标准和奖罚机制,然后交给组装企业组装到一起即可。我们为什么要雇佣一大堆没什么用的员工,去做()
代工厂的事情?
现代社会,应该有适应时代的新思维,那些过去经验带来的旧思想,就应该及时转换。”
这名高管的话说完,整个会场变得掉一根针都能够听到,郑立山面无表情,李月祺的脸色则是阴沉如水。李月祺没想到,在他已经明确表示要建设汽车工厂的前提下,竟然还有人敢借着怼老郑来打脸自己?自己对员工下属的,竟被人当做是软弱可欺?
李月祺用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道:“在座的各位,有谁的想法和刚才发言的这位的意见一致?”
在场的人精们都察觉到了李大老板的态度有点不对劲,纷纷明智的选择闭嘴作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