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 754 章 合作
根据王立诚教授的介绍,目前业内主要流行的锂电池大体分为两类,一种是以镍钴锰酸锂作为主要材料的三元锂电池,另一种是以磷酸铁锂为主要材料磷酸铁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容量更大,电量密度更大,充电速度更快,而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更高,寿命更长。这两只电池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让生产和使用它们的人,对它们都又爱又恨。



而奇迹投资的少层石墨烯电池,可以说是同时兼顾了这两种电池的优点,同质量下密度更大,可以达到普通三元里电池的1.2倍以上。(没办法,金属锂的物理极限摆在那儿呢。)



充电速度几乎是爆炸性提升,理论上可以做到秒冲,唯一能够限制少层石墨烯电池充电速度的大概只有充电器和充电桩的输出功率了。



至于安全性上,由于石墨烯不是金属材料,因此不存在燃烧或者爆炸的风险,因此事实上,石墨烯电池比三元锂电池其实还是要更加安全一些的。



石墨烯电池的好处之前大家都非常清楚,唯一阻止它大规模推广的,大概就只有它昂贵的制造成本和售价了。



实际上,王立诚教授的研发团队,实际上都是在努力降低石墨烯电池的生产成本,或者说,就是在降低少层石墨烯的规模化制造成本。



经过王教授几年的努力,现在为奇迹新能源公司量产的吸附式少层石墨烯,单片成本价已经被降至个位数。比市面上其他厂商的少层石墨烯的成本降低了90%以上,已经初步实现产业化的可能。



一种技术或者说一种产品,从实验室到规模化再到产业化,是一个非常漫长且曲折的过程。



人类的很多优秀且先进的技术和发明创造,其实都没有被广泛使用,根本原因就是是因为产业化困难,无法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比如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发的商用大飞机运10,80年代中期,华国的第一架运10原型机就已经下线试飞了,可是最终运10项目还是被高层放弃。很多小伙伴都顿足捶胸,认为华国失去了大飞机这项进军高端产业链的机会。



可问题在于,当时的运10大飞机是华国老一辈工匠用双手一点一点搓出来的,一架运10的制造成本,是同时期波音飞机的十几倍,要知道,那可是老美的人均工资是华国工人100倍的八十年代啊,这个比例折算到现在,差距会更大。而且华国既缺少生产大飞机的配套厂商,也没有生产线上的专业人才,根本无法支撑大飞机生产线的运营。



以当年华国的国情来看,集中全国的优秀工匠,要生产一架运10彰显一下国威还可以,但是想要批量生产,当时华国的国力还做不到。



很多公司的少层石墨烯电池项目同样如此,世界上很多公司都盯上过石墨烯电池这块大肥肉,也有很多国家和公司做出过类似的成品。但是一想到生产一块石墨烯电池,其成本要远远高于三元锂电池的时候,这些投资人和资本家对这个项目就彻底望而却步了。



不过幸好,华国还有李月祺和王立诚这两个头铁到极致的家伙,一个敢为了这个项目豁出去一切,不惜多次发动与大国之间的金融战争,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满足王立诚教授的要求。



王立诚教授也豁得出去,在经费有了充足保证之后,聚揽人才,全力以赴搞研发,最终成功搞出了可以量产的低成本少层石墨烯。



还是那句话,只有理想主义者,才能改变世界。像石墨烯电池这种逆天的技术,想要成功,还真得靠点理想主义不可。



不过在李月祺和王教授的深谈中,还得知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少层石墨烯电池产能问题。



王立诚的团队解决了少层石墨烯的量产问题,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慢慢建设生产工厂,搭建生产线,购买设备,招募工人,慢慢培养技术人才即可。



只要有个三五年时间,奇迹新能源公司的少层石墨烯电池就可以对现在的锂电池市场上称王称霸了。



只是可惜,时间不等人,李大老板没时间等待这样一家企业发展与成型,因为特斯拉年底就要来华国投资超级工厂,更因为老美在几个月后就要对华国进行全面的技术封锁,奇迹手中必须有一张能够反制老美的王牌不可



如果李月祺等石墨烯电池工厂慢慢搭建产线,招募工人,那就很有可能会使自己在与老美的对抗中失去反抗的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