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 94 章 科研投资(下)
李月琪对李峥的态度非常无语,眼见坑别人坑不到,觉得自己的弟弟和自己关系好,比较好坑,索性就带着教授一起来坑弟弟。



摊上这么个老哥,李月琪能有什么办法呢?



李月琪询问了一下目前王教授团队的具体情况,以及实验室的相关人员、设备和研发进度等等。王立诚的研发团队中,拥有正式人员三十七人,每年的研发费用大概在一亿左右。这其中包括这些人的工资,材料费用,设备购买租借费用,以及办公费用等等。这笔钱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并不低。



很多a股知名上市公司的全部研发团队,也只有几十人。比如天启锂业的全部研发团队也只有30人,全年的研发费用也只有3000万人民币。另一家知名锂电池制造的上市公司,蓝小科技,也只有148名研发人员,全年研发费用不到一亿。哪怕是后来市值破万亿,营收超千亿的超级龙头企业拧德时代,在最巅峰的时候研发费用也只有70亿,三四万员工,研发人员不900人。



没错,你没有看错,这就是中国最顶级的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常态。而同期的华威,研发费用高达1474亿。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锂电池这个坑实在是太大了,大家宁可用最成熟的技术,然后在管理端和制造端赚钱,也不愿在研发上投入重资。原来投资王立诚团队的那家中型企业,也不愿掏这笔钱往水里扔。



但是问题是,如果大家都不愿出这笔钱,那华国科技兴国战略就是一句空谈,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洋彼岸的那个死敌,继续领先下一个时代,而我们只能继续去吃人家吃剩下后施舍的残羹剩饭。



俗话说: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李月琪的钱虽然赚得容易,但他代表的毕竟是资本,李月琪本人可以为了情怀,不计成本的扔钱进去,但是资本不可以,资本必须计算利弊得失。所以李月琪听完王教授和李峥的介绍后,一直一言不发的在心中盘算,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这时王教授和李峥心里都有些忐忑不安,他们再等李月琪的最终决定,这个决定将关系到研发团队的未来。



几分钟后,李月琪淡淡的道:“我可以投资你们的团队,继续出钱支持你们进行研发,但是你们给我多少股份?如果出了成果,该如何分享?再有你们和中州大学那边藕断丝连的关系,如果我出钱支持你们研发,到时候中州大学那边不认账怎么办?”



王教授和李峥听到李月琪答应投资后,都长吁了一口气,他们知道研发团队终于保住了。但是听到李月琪后面提出的一连串问题,二人又有些不知所措,他们毕竟不是专业人员,有些问题他们虽然想过,但是却从来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回答。



之前他们只是大学的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大学和企业出资给他们项目,让他们搞研发。成了给奖金,不成就拉倒。反正大家都是拿死工资的,什么成果共享,利益分成这些东西他们这些研究人员几乎从未想过。



比如李峥每个月研究生津贴只有1800元左右,什么分成之类的,和他一个穷学生有个毛关系。这次找李月琪,说白了就是跟大学时外联社拉的赞助差不多,根本没想过什么回报的事情。但是现在李月琪忽然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他们一时半会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李月琪见二人被他问的发愣,就知道这俩人根本就不是来拉投资的,说白了就是来吃大户的。他们恐怕从来没想过项目会成功,也从来没想过项目成功后和他们究竟有什么关系。这种老学究和书呆子,在象牙塔里呆久了,根本不懂资本世界的运行规则。



李月琪继续道:“这样吧,我给你们两个方案,你们考虑一下。”



“第一个方案,我全资收购你们的实验室,包括一切实验设备和数据,同时可以给中州大学一定的补偿。同时除了保证你们的工资待遇不降低的前提下,给与你们所有的研发人员一定的股权激励,你们可以按照每年的研发进度,从中领取分红。我保证你们以后所有的研发费用、材料费用、和设备使用费用都会大幅增长,人员方面,只要是人才,也可以去招募。出了成果之后,除了奖金之外,你们每年都可以得到股息分红。”



“第二个方案,我让公司和中州大学去谈,双方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中州大学以你们整个团队一切进行入股,你们依旧是中州大学的教职人员和学生,你们的利益可以自己去和中州大学谈判,至于中州给你们多少,那就不是我说了算的。我只出该出的那一部分出钱,拿到属于我的那一份分成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