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也缺船匠。”
从野蛮人西征开始,能出海的大船就成为各大国家的刚需。
这一次的土地战争更加剧了这种需求,想要和教廷打仗就需要大船,不然依靠双腿根本无法翻越碍事的大陆群山。
不光是几大国家的造船厂,民间的商人因为航海贸易发财之后,会刺激更多的民间群体个体研发船只。
很多独特技术的帆船也会陆续被不同国家肤色的人制造出来,尽管里面会有很多奇怪到不能用的船只技术,但是其中的佼佼者很快就会脱颖而出,被其余人模仿,超越。
劳伦斯这边的造船业负责军舰和小型船只,海森里王国负责商用和军用的大船。
根据当初制定的规则,海森里才是发展造船业的主力,不管是军舰还是什么船只,海森里都能做。
为了维护自己建立的规矩,劳伦斯思考过后还是和周围工匠说了自己的看法。
“我会邀请海森里的船匠过来参与这一次的建造,为他们国家的制造业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
里斯等人都点了点头,没有反对这个事情,因为造船厂的工匠大部分都来自西方各国,普米修人没多少。
劳伦斯一直以来都愿意分享技术,从橡木号到复仇号,除了火药技术之外,基本上造船技术都分享给了各国使者。
看到其余人都没有反对,劳伦斯也再次思考这个事情。
有些技术确实是应该保留,不能无底线的分享出去。
这一次主要是考虑到了三个王国的国王亲自带兵出征。
为了稳定后方建立信任,为今后的合作和战争打下基础,这个时期让出点利益是值得的。
这一次的星盟合作经验将会成为历史经验,而这个历史经验会让其余国家的贵族和平民支持后续的一系列行为,很容易就组成第二次战争同盟。
即使是这些王国的继承者将来不认可现在的局势,国家的贵族阶级和士兵商人们也会觉得到时候自家被惩罚是国王的原因,而不是星盟和先知的问题。
有成功的经验在那里你不走,非要自己乱搞?
劳伦斯不一统大陆是没有那种土壤,毕竟自己对整个西方而言算是异族。
现在能好好地谈,是付出了十多年的努力换来的结果。
在整个西方还没有把野蛮人从野蛮人的印象中摘出去之前,现在能够统治五分之三的土地已经是极限了,再继续下去只会吃撑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没有那种想法,劳伦斯一直都觉得那样会非常非常累,不是格兰王国和艾欧王国跳反,劳伦斯根本不想打这两个地方,只想控制飞鱼港和寒冰之地好好养生。
飞鱼港的早期价值是解决粮食问题,给部分野蛮人一个出路,劳伦斯很早就觉得寒冰之地容纳不了太多人口,算是给自己一个后路。
在占据了一片土地后,劳伦斯的进攻欲望其实就没了,打下来的海浪王国甚至是直接让给了格兰王国,根本没有占领的想法。
即使是现在也懒得管理各种事情,打仗的事情直接丢给了小弟去做,每天想开趴体就开趴体,玩腻了就出来干活搞点技术,或者是去学校教书。
从造船厂出来后,劳伦斯本打算去商会看看,很快得到了手下的报告,于是去教堂等待客人的到来。
人多且富有了之后,教会的各种职责也开始分家分业。
教堂和修道院开始区分明确。
教堂是祈祷和神职人员学习办公的地方,有男有女,也有自己的产业,比如蜡烛厂、啤酒厂、面包商店,以及大量的土地。
教堂的牧师和主教负责为劳伦斯管理这些财产,同时劳伦斯会根据这些地方的产出和收入,来给这些人发放工资。
修道院的主体是女性,以收留各国的女性贵族在这里静修为主,同时也会有土地、林场、磨坊街铺、商铺等营收。
并不是所有规矩都是封建糟粕,劳伦斯挺喜欢外国女贵族自带嫁妆来修道院学习的传统。
毕竟自己要包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