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盐业总商社(一)
赚钱的项目,自然是盐业!



从古至今,盐业都是朝廷专卖,因为其中有着丰厚的利润。



当西汉时期,盐铁专营制度建立之后,也给朝廷贡献了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



进入明朝之后,虽然盐铁专营制度总体上没有大的变化,不过在经营方式上,却有一些变化。



为了给边关地区,解决输送粮食的问题,明朝发明了盐引制度。就是让盐商,运送粮食到九边重镇,交付给驻守官兵。



而后,由驻守官兵开具盐引。盐商拿着盐引,到盐场买盐,之后运送到各地进行售卖。



这项制度,原本是想利用盐业的高利润,吸引盐商解决九边重镇的粮食补给问题。



不过,有制度,自然会有腐败发生。



没有背景的盐商,辛辛苦苦地奔波着。



但是,一些朝廷权贵,啥也不做,就能够直接从朝廷中获得盐引。



这些朝廷权贵,获得盐引之后,又不用经商,直接转手倒卖,平白无故获得大量的金钱。



这样的事情,在整个大明朝屡见不鲜。



也正因此,原本的盐引制度,也被渐渐地破坏。



到了现如今,更是一点也不剩了。



因此,在收复京城之后,朱由棷就在考虑,如何改变盐业制度。



毕竟,盐业之中的丰厚利润,朱由棷也是知道的。



而食盐,又是普天下百姓们的生活必需品,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食盐。



因此,朝廷官营盐业,不仅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还能够为



天下百姓们谋福利。



前段时间,朱由棷也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了盐业制度改革的办法。



而这一次来到大沽口新区,自然也是为了查看盐业制度改革的成果。



在大沽口新区南边,便是整个大明,乃至后世之中,都闻名遐迩的大盐场——长芦盐场。



在大明陆军打败八旗,收复京城之后,长芦盐场也回归了朝廷的掌控之中。



视察完大沽口新区之后,朱由棷也在随从的陪同之下,来到了长芦盐场。



盐场负责人袁傲迪连忙迎了上来,行礼道:“微臣参见陛下!”



“免礼。”



朱由棷摆了摆手,随即在袁傲迪的陪同之下,视察了长芦盐场。



长芦盐场范围很大,从这里绵延到南方上百里的海滨地区,都是长芦盐场的范围。



这一带的百姓们,平素以来,都是依靠着晒盐为生。若是没有官府剥削,生活也还算过得去。



尤其是乱世结束,承平时日,他们的生活也稳定了下来。



进入到盐场区域,周围一块块白花花的盐场,映入眼前。



盐场中忙碌的百姓们,从将海水汲取到最上方的盐池中,倾倒进去,不多时就装满了一池。



伸手指着盐场,袁傲迪开口介绍说道:“陛下,在年初时节,我们进驻到长芦盐场之后,便按照在山东时候的改革,对长芦盐场这些盐池,进行了改良。”



“现如今,长芦盐场晒盐的步骤,分为四五步。现在看到的,就是盐田



。一套盐田,总共有四五个盐池。每一个盐池并不深,盐民们将海水汲取到盐池之中,靠着日光照晒、蒸发,提高海水中的含盐量。”



“经过第一个盐池浓缩之后,这些卤水汇聚在一起,放入到第二个盐池。第二个盐池照晒一段时间之后,继续汇聚在一起,放入到第三个盐池。如此循环往复,一直到第四个盐池之后,卤水中含盐量就非常高了。浓缩之后,沉淀下来的,就是白花花的粗盐。”



一边介绍着,众人一边来到了第四个盐池那边。



白花花的盐堆,堆积如山。



盐池之中,有盐民拿着推铲,将沉淀在池底的白花花粗盐,推到盐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