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六十二章 田赋之议(二)
br />
按照这样的设想来看,百姓们的负担,的确是重了一些。



灾年,甚至一亩地的收益,全部要交田赋了。



但是,朱由棷却有另外的考量。



那便是,税收的用途!



征收如此高昂的税收,其实普通百姓,并不算太多。



毕竟,人均四亩地,也能够承担。



但是一些获得奖赏、土地更多的,承担的税收,也将更多,缴纳的税赋,自然也会更多。



而税收的作用,便是削减贫富差距。



土地多的,自然要多征税。



土地少的,少征税。



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税收的另外一个作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经过五年免税,大明百姓已经休养生息完毕。



届时,大明将要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而要想高速发展,就要在天下大肆修建基础设施。



诸如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设施、水库水坝、地方



小工矿作坊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而现如今,朱由棷将税率定的这么高,并不是没有考虑过百姓们的生计。



到时候,征收了高额的税收之后,大明朝廷也将有充裕的钱财,在基层乡村之中,大肆兴建基础设施。



不管是农田水利建设、水库水坝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等,都需要在当地招募大量的工人,参与其中。



届时,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能够通过做工,来挣钱。



高额的收入,足以弥补田赋过高带来的影响。



到时候,勤劳之人,便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除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之外,高额的税收,也将用在军队建设、教育建设等项目上面。



尤其是之前定下来的普及教育、同化政策,更是需要在整个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大大小小的府县、乡里之间,建设大量的学校。



大量的学校建设,自然需要大量的资金。



而学校教员招募,也需要大量的钱财。



在朱由棷的规划中,所有适龄入读的学员,全都免收学费等,免费入学。



如此一来,又是一笔高额支出。



因此,便需要朝廷时刻维持一个非常高的财政收入。



这,便是税收的另外一个作用!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即便是收的比较高的田赋,到最后,还是返还到了百姓手中。



等到大明基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毕的时候,商业、工业也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届时,朝廷还可以通过减



免税收等政策,来对百姓们做出补偿!



甚至,现如今朝廷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比如鼓励生育、适龄儿童入学、征兵、烈士遗属、屯垦移民等政策,都可以通过减免田赋,来从侧面推动!



如此一来,朝廷也就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因此,每亩地两分银子,虽然多,但也不是百姓们不能承受的!



不过这个时候的朱由棷,并没有立刻表态。



而是看着内阁首辅刘静轩、农部尚书薛重阳,开口说道:“田赋一事,不必着急,可以暂定在一钱五分银子。距离五年免税,还有四五年时间,这几年间,农部可以牵头,继续在全国进行调研,对亩产数、家庭收入等,要有详细的了解。具体田赋税率,等到过几年再做决定!”



众人连忙应道:“遵旨!”



(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