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是那句话,“锦州这孩子是我教的,他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对方也不依不饶,“要是不是,他怎么不来看你。”
“你……”
劝他们的人也不想继续劝,因为劝不动。
好在他们没有打起来。
吵了一会儿,累了,就没有继续吵下去。
姜锦州并不知道这件事,而是在宫里听封。
封官开始前,做了不少的准备。
巳时的时候才开始封。
温韫和姜锦州是状元,韩墨卿并没有从他们开始封。
从第三百名开始封官。
韩墨卿要从其他省提拔官员,自然要放一些人过去。
第三百名是土生土长的京都人,听到要去距离京都隔着五百公里的地方当一个小官员。
眉头紧拧,似乎能夹死一只苍蝇,愁得不行。
这是皇上的安排,他又不能抗旨。
要怪只能怪自己不争气,没能考取一个好名次。
其他人也被分配到其他地方,都是一些离京都比较远的。
有些可以回到自己家乡,还是很开心的。
韩墨卿念到徐智的名字,他站了出来。
“徐智安排到礼部。”
“谢皇上。”
徐智没能进心心念念的翰林院,心底还是有些失落。
因为这个位置,状元和探花郎才有资格进去。
主要是编修需要做的事比较严谨,需要有才学的人担任。
状元和探花郎的才学不错,自然是能进去的。
翰林院的工作量也大,他们进去做事,相当于前世的实习生。
要是表现优异,可以
()
第475章 进户部
第(3/3)页
一步一步晋升。
也有一辈子不可能晋升的可能,这个就看自己的运气。
要是有背景,晋升的程度自然会加快起来。
进不去翰林院,徐智是这么安慰自己的,能留在京都也好,不用像他们那样四处奔波。
以后能不能回京还是一个未知数。
徐智之后的那些人,他们也都分配在了不错的地方。
轮到探花郎,他被送进了翰林院。
温韫是秦丞相的学生,被送进了翰林院。
秦丞相是百官之首,他被送到翰林院。
朝中的人知道,说不定秦丞相退位之后,他有竞争丞相之位的资格。
秦丞相深得皇上器重,他举荐的人,皇上应该不会拒绝。
因为有双状元,韩墨卿没有把姜锦州放进翰林院。
不能进翰林院,在其他人看来,皇上比较看好温韫,不然也不会把他放进去。
姜锦州被安排到户部,还是有臣子站出来说。
“皇上,把另一位状元安排在户部,实属不妥。”
韩墨卿看向说话的人,“陶大人,为何觉得不妥?”
“温状元去翰林院,姜状元也是状元,按理说,他也应该去翰林院。”
两个状元在翰林院,鹬蚌相争,说不定自己的学生有机会在里面脱颖而出。
陶大人的学生,是获得探花郎的那个人。
只要两个状元进去里面,必定要分出高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