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六十二章 制定新规则【中午12点前…
部,找周海洋说情的人并不多。



遇到说情的,只要听说游戏规则变成了,就不敢再开口说什么。



中组部的林处长,特意给周海洋打了个电话,希望能关照他的弟弟林永恒。



听周海洋说规则变了,他立刻就明白,自己的弟弟章平县委书记的位子是坐不成了。



做为在京工作的江宁省人,林处长当然知道周海洋的父亲周明山和秦怀国的关系,也知道周海洋的岳父裴长远和杨丛武的关系。



他不过是秦怀国和杨丛武手下一个小小的处长而已。



随即就转而求周海洋:“周书记,要不让我弟弟还回接待办吧?”



周海洋答应:“林处长,这点请你放心!如果可以,我一定会关照的。”



这就是周海洋的过人之处。



多年的官场历练,使他学会了适当的妥协和忍让。



周海洋心里明白,有时候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



只要不违反大原则,能关照的,他一定会给予关照。



在官场,多个朋友多条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用上。



所以,能不得罪人的,就尽量不得罪。



八十年代的永梁市委书记叫卢镇江,就是因为工作方法粗暴,得罪了许多人。



最后连老干部们也不能容忍他了,就联合告他。



一个堂堂的市委书记,回到省城,才做了一个厅局的副厅长。当然,名字后面还带着括号正厅级。



其实,了解内情的人知道,在建国以来的几十年里,所有在永梁担任过市委书记的官员里,卢镇江绝对要算是永梁历史上最有能力、最有作为、也最有干事激情的一个。



他不是永梁本地人,十年运动中,是江宁省农业大学的工农兵大学生。



七十年代被分配到永梁地委下属的白沙县农业局做了技术员。



他在研究时发现,白沙县的士壤非常适合栽培山药,于是就潜心钻研山药栽培技术。



他不怕吃苦,每次下乡就住在农民家里,把自己弄得和一个农民没有什么两样,经常手把手地教农民种植山药的技术。



农民们爱戴他,信服他,纷纷在他的带动下,学会了种植山药的技术。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的几个乡镇都学会了种植山药。



等八十年代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们有了自主权,纷纷种植经济效益好的山药。



白沙县一举成为了全省闻名的山药基地,当地农民也迅速脱贫了。



从此,卢镇江的名气就一天天大了起来,成了全市知名的人物,著名的劳动模范。



那时候,他已经四十出头了,又有大学毕业的文凭,是当时难得一见的人才。



于是,就成了知识分子干部的后备人选,被组织部门看重,送他到省党校学习。



进修回来后,就直接提拔他做了白沙县的常务副县长。



仅仅做了两年,他就被交流到别的县,做了县长,然后是县委书记。



因为名气大,敢想赶干,他在不到十年之内,就像火箭一样,窜升到永梁市委书记的位子。



(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