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一章 扈州的后花园
一个站在草地上召开的会议,终于结束了。



刘岩对杨松说:“感谢你,为我们扈州市发现了一个后花园。



走,带我们到你所说的样板村看看去。”



大伙儿上了车。



车子在草地上转了一圈后,又在整个牧区转了一圈。



所有的人群情振奋,兴高采烈的离开了。



经过一段的车程,一行人来到了隶属于前埔乡镇的一个行政村。



这里所有的房子都坐北朝南,都是小二层的二分五的标准独院。白墙红瓦,十分整齐。



村委会是一个宽敞的大院,三面平房。



办公室只有一栋房,其他两面村支书和村主任占用着,分别用做兽医药店和卫生站。



村支书是一个兽医,四十多岁。



村主任过了花甲之年,是位老中医。



两个人住在这里,有病看病,有事做事,而且不拿一分钱报酬。



一行人在杨松的带领下,走进了村委会。



刘岩自报家门,并介绍了几个人。



两个村干部,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一群男人,居然是扈州市的最高领导。



因为在这荒山野岭中,不仅从来就没有地市级干部来过,区里的干部也没有来过,只是前些日子来了杨松。



当时,杨松只说自己是扈州市政府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并没有说他是副市长。



而且在村支书家里吃了饭后,非得要付饭钱,为此被当家的妇人狠狠骂了一通。



刘岩、林勋、柯陆阳、周保健、杨松等人,在村委会院子里的树荫下落座。



村支书并没有给每一个人端茶倒水,而是端上来几盘夏熟的苹果梨。



支书对大伙儿说:“这是绿色果子,没有喷洒农药,比水更解渴。”



村支书和村主任也不汇报工作,而是对方问什么,答复什么。



这个村庄,将近二百户人家,一干四百多人口。



平均每个家庭饲养十七头牲口,五十多只鸡,五头猪。



加上菜籽、胡麻、黄豆、洋芋等经济作物,每户年均收入在两万元左右。



这笔收入不包括小麦、玉米等粮食的收入。



谈到村里的房屋建设,支书说:“我们农村建房讲究字向。



按照我们所处的方位,建北房最好。而小二层眼下最时新,就这样了。”



刘岩问道:“村里能不能发展规模养殖业?”



村支书直接回答道:“不能!”



村主任接着说道:“地方太小,已经饱和了。



山前岭后十来个村庄,几干头大牲口,能够用的草场就那么三处,林场还每天来驱赶。



你说,还能在什么地方建规模养殖场?



你们看,林场的场长就在这里。



你让他说,我们的牲口,过几年恐怕只有到天上的云彩里去放牧咯。”



支书接着说:“发展养殖场,现在提倡的是圈养,我对这个说法持不同意见。



牲口要成长得快,必须有足够的活动量,有好的草料和水分,关起来就长不好。



这跟人是一个道理,好人不能关,关起来的是囚犯。



你们看城里养殖场的猪,那就不如我们这里的猪。



同样的饲料,我们这里的猪长得更快,体重更大,肉质好得多。



你们可能在庄里看到了,我们这里有三尺高的当年猪,城里哪有?”



刘岩笑着说道:“这位张场长,我们准备提拔一下,让他当鼓平区林业局局长。



放心吧!下一任的场长不会再刁难你们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