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八章 异地执法
这是当年周海洋和刘岩在讨论拆除城市违章建筑问题时,刘岩给他的一个金点子,叫做异地执法。



异地执法,也叫做异地用警。



重生到今世的刘岩心里清楚,在二十一世纪,异地执法已经很普遍了。



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还不为人所知。



“让本地的公安干警回避,得罪人的事,让外地的公安干警来做,效果就好多了。



但此事非同一般,需要市政法委出面组织协调,才能调动警力”



袁启亮听了之后,对周海洋的想法表示同意:“这想法不错,我这就直接带着你去见政法委书记。”



政法委书记是个开明的人,觉得“异地执法”这个概念很新颖,很有创造性,可以使用。



特别是对于小地方来说,出门都是熟人。



“异地执法”可以摆脱许多羁绊和情面困扰,可以避免许多可能发生的矛盾,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周海洋如今在市里是声名大振的人,他提出的这个合理化建议,更是非同一般。



于是,第二天,怀宁市政法委书记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



对”异地执法“进行专门研究,并把任务落实到市公安局以及有关县公安局。



“异地执法”的设想,通过政法委定下来之后,周海洋就急急忙忙回到了博兴县。



以县政府的名义,把一整栋宾馆包了下来,专门供外地来的公安干警和武警部队使用。



还租用了一家旅馆,供拆除队的五十个返城知青使用。



前期工作做好了,周海洋来到了萧国瑞的办公室,如数家珍地向书记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



萧国瑞一听,顿时心中大喜,他拍着周海洋的肩膀说:“我早就知道你有高招的,果不其然!”



周海洋笑着说:“有您县委书记撑腰打气,我还怕什么?



如果我真怕了,既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也是对您的不信任。”



周海洋做这些工作的时候,领导小组的其他成员都蒙在鼓里的。



前些日子按兵不动,谁都不知道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在他们看来,周海洋一直按兵不动,也没召开会议反复研究,都以为他脑子一团浆糊,没什么主张了。



或者说,他到目前为止,还想不出一个最佳方案来。



他们没想到的是,周海洋在这期间单独行动,一切都是为了保密。



周海洋心里清楚,别看这些人是什么院长、局长、检察长。



对于这些小县城的“长”来说,往往口无遮拦,很喜欢向家人或好友透露一些单位的机密。



以此炫耀自己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以知道小道消息为荣,传播的时候还沾沾自喜,津津乐道。



这是全国县级地方部门领导的通病。



这并不代表他们有什么恶意,而是长期养成的一种不良习惯。



说到底,这跟他们从小的家庭教育、生活的环境、个人知识结构、文化层次、综合素质、周围所接触的人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直到“异地执法”方案确定下来,而且相关工作都准备好了之后,周海洋才召集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将这次行动的安排做了简单的通报。



周海洋在讲话时,浑身散发着一股排山倒海的强大气势,仿佛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在燃烧。



他强调指出:“我们之所以要拆除违章建筑,既不是搞形象工程,也不是搞经商办企业。



而是市政建设和管理中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



虽然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动员,拆除违章建筑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但我们的具体行动方案是要绝对保密的。



面对一些阻扰执法的人,我们必须来它个措手不及!



要让市民们看到,我们的政府是有能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