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十五章 1978年春节
,你看刘岩都结婚一年多了。告诉妈,到底哪个是你看上的女朋友啊?”



“哎呀妈!您胡说什么呀?!”羞得周海洋红着脸捂着耳朵就往外跑。



要说周海洋这几年在源平知青点看上了哪个女孩儿?



说心里话,除了跟他一起从宁城去源平插队的林楠之外,其他人一个也没看上。



当然,这件事情只有他和林楠两人自己心里明白,心照不宣。



问题是,至今谁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



……



时间一晃而过,距离大学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宁城火车站,作为江宁省最大的火车站,几十年来,无论经过多少次扩建大修,风格依旧。



前世的刘岩从来没乘坐过绿皮车,只是在乘坐高铁或动车的时候,偶尔在站台上,像欣赏古董似的,好奇地望着远处停着的几节绿皮车厢,甚至有过进入车厢瞧一瞧的冲动。



进了火车站之后,忙的他目不接暇。



七十年代末,进火车站或列车站台,根本无需身份验证,那个时候也没有身份证。



尽管刘岩兜里怀揣着永峰县委开具的介绍信,也用不着。



只见检票员拿着一把跟钳子似的工具,对着车票“咔嚓”一声,打一个小孔,就行了!



大包小包都能随身扛上车。车厢内行李架上要是放不下,就搁在座椅底下或过道上,大件的行李搁在车厢与车厢之间的连接处也没人管。



车厢里什么样的人都有,这在前世的动车或高铁上,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眼前的场景,给重生到今世的刘岩的感觉,就跟沙汀鱼罐头似的……



刘岩与众不同的目光和行为,不由得让身边一块儿来的几个人感到疑惑和不解:



一个堂堂的县委大秘,说什么也在省城生活了十几年,而且当年还带着妹妹爬过运煤的列车。



怎么这会儿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东张西望,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那么好奇和新鲜呢?



要不是范丽莉叫他,他还愣在过道上不断被身后的人推搡着,皱着眉头不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儿。



“喂!刘岩,座位在这儿呢,你怎么了?发什么呆啊?”



“哦!没想到这车厢里这么多人。”



裴晓虹笑着说道:“这还算多呀?咱们这是站,每个人都有座位。



当年我爸爸妈妈转业到江宁的时候,车厢过道上的行李都坐满着人,连座位底下都躺着人呢。”



“有你说的这么夸张吗?你糊弄三岁小孩儿啊?”刘岩瞥了一眼裴晓虹。



“你还真别不信!一会儿中途停车你就知道了,上车的人肯定不少,不过进京的车子可能会好一些。”



……



在月台上送行的有周明山夫妇、刘振宏夫妇和女儿刘宁,还有昨天刚到宁城的袁姗姗,和家在宁城的一波知青。



……



施玉华踮着脚尖看着车厢座位那一头的刘岩和范丽莉,大声说道:“你们俩一定要相互照顾,到了燕京记得有空就给家里写信。”



看到刘岩身边的范丽莉,周海洋妈妈的心情不由得又开始七上八下,按耐不住了。



可是她始终弄不清楚到底是哪一个才是儿子的女朋友,只能同时对裴晓虹和谭媛媛不停的唠叨:“女孩儿在外头不容易,你们俩有什么事情就找海洋。



回家路过省城就住在家里,千万别客气啊!”



瞧她紧张的样子,似乎生怕坐在周海洋对面一副书生气模样的李小明,会跟自己儿子抢女朋友似的。



……



绿皮车在黄昏中终于缓缓启动了!



直到看不见月台上送行的人影,刘岩的心里不由地猛地一揪,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两眼模糊了。



此时此刻,他也说不清,是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